元卞管勾集
见《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见《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十卷。元胡炳文(1250-1333)撰。炳文字仲虎,号云峰。婺源(今属浙江)人。曾为信州道一书院山长,再调兰溪州学正,不赴。其学以朱子为宗。此集原本二十卷,后毁于兵乱。明成化中,其七世孙用光、八世孙浚
一卷。明末清初人程正揆撰。程正揆初名程葵,字端伯,号鞠陵,又号清溪道人,湖北孝感人,为明崇祯进士、翰林,书画家。程正揆弘光时以谕德降清,授光禄寺丞,官至工部侍郎。著有《清溪遗稿》、《读书偶然录》。《甲
五卷。李言恭、郝杰编撰。李言恭,字惟寅,号青莲居士。岐阳武靖王文忠之裔,盱眙人。万历三年袭爵临淮侯,守备南京。郝杰(1530-1600),字彦辅,号少泉。蔚州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行人,
二十卷。清刘斯组撰。刘斯组字斗田,新建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官任杞县知县。此书前有记略,记载著此书时,其侄梦见阁上有朱色“拨易阁”三个字,因此才将其书命名为《周易拨易堂解》。其事颇涉幻杳,似乎
六种,四十一卷。清晁贻端编。曹贻端生平不详,据书后跋语每署“六安晁贻端志于镶红旗官学舍”,可推知当为安徽六安人,任镶红旗官学舍教习。晁氏家族自汉迄明名人著述颇多,晁贻端乃积十余年时间,悉心搜集并详加考
五卷。明黄暐(约1505年前后在世)撰。黄暐,字日升,号东楼,吴县(今苏州市)人。官至刑部郎中。撰有《立斋遗文》五卷与本书等。《蓬窗类记》是一部杂记旧事的笔记小说。取材上自朝廷典故,下及诙谐鬼怪,无所
十卷。明谢榛(1495-1575)撰,谢榛,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临清(今属山东省)人。年十六作乐府商调,少年争歌之。已而折节读书,刻意为诗。李攀龙、王世贞组织诗社,榛为长,攀龙次之,并
二十八卷,首一卷,清韩琮纂修。韩琮,曾任建宁县知县。建宁县志始修于明嘉靖二十五年。嘉靖四十年、康熙十一年、四十五年先后三次续修。韩琮任县令后,参考旧志,复加搜讨,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又纂成此书刻
八卷。明梁本之(1370-1434)撰。梁本之名混,字本之,以字行,号坦庵,江西泰和人。明洪武中,为瑞州府学训导,迁溧阳教谕,改鲁王府纪善。本之与其兄梁潜齐名。著有《坦庵文集》。是集凡八卷。皆为文。其
二卷。元景星(生卒年不详)撰。景星号讷庵,字德辉,以儒士保为杭州儒学训导,浙江余姚人。景星撰《四书集说启蒙》,门人蒋骥先刊其《大学》,钱时续刊其《中庸》,《论语》不存,《孟子》则残。景星自序中仍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