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代州志

代州志

①六卷。清吴重光纂修。吴重光,字萱山,江苏江都县人,出身举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任代州知州。按代州旧隶太原府,自清雍正二年(1724),始改为直隶州,领五台、繁峙、崞县三县。其志创修于明万历十四年知州周弘禴,其时尚未改为直隶州,故所记述地域,仅为州境。此编修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其所述与旧志不同,领三县入州志。《代州志》乾隆四十九年刻本。此编取材于通志,然地理、沿革类考证不详。其可称之处是旧志书中舛误,此编尚能一一订正。②十二卷。清俞廉三修,杨笃参订。俞廉三,浙江绍兴县人,出身监生,光绪五年(1879)任代州知州。杨笃详见光绪《山西通志》。按代志创修于明万历十三年判官周弘禴,二修于乾隆四十九年州守吴重光。周弘禴志极为简略,吴重光志则地理、沿革考证不祥,故均不能作为定本。光绪八年,俞廉三奉晋省檄文,开局修志。乃延请杨笃为参订,历数月告竣。《代州志》光绪八年(1882)代山书院刻本。全书12卷,分为:卷一地表、历代封爵表、职官表;卷二选举表:进士附武科,举人附武科、荐辟、仕籍、武宦、封荫;卷三地理志:沿革,疆域,晷度,形胜,风俗,山川附水利,古迹,冢墓,物产;卷四建置志:城池,庙宇附园苑,乡都,关隘,津梁,驿递,镇集,坊表,祠祀表;卷五赋役志:户口,田赋,存留,盐引,税课,仓储,蠲缓;学校志附乡饮酒礼,新生入学仪,乡会试宾兴仪,经费记,书院,兵志;卷六金石志;卷七艺文志:经类,史类,子类,集类,附录书目;卷八史传;卷九集传;卷十列传,列女传;卷十一宦绩记,侨居记;使臣、客府、寓贤;卷十二大事记,杂记。卷首有序、纂修姓氏,目录、例言、疆域图、城池图、乡都图、渠道图、边关图。此编模仿史体,以表、志、传、记分门设目。该志门类齐全,内容丰富而精炼,堪称清代名志。该志优点有三,一是艺文志不录诗文,惟载乡邦文献书目,书目下或录其序跋,或综其提要,方便使用;二是编纂方法仿《汾州府志》例,将诗文散注于各条目之下,不另汇为篇;又以康海《武功县志》为例,凡援引书籍,一一注明其出处,以示征信;三是繁简之间亦有义法。如封爵、职官、选举三表,其有事实可记载者,别见传记,表不具详,以免重复。

猜你喜欢

  • 四书论

    清王伊编辑。是书专辑四书题论,自唐至清凡百篇,不分卷。始于愈韩颜子不贰过论,终于阙名乡原论,系从诸家文集录出。有就一书或一篇为题者,如中庸论,二孟总论,乡党论之类;有就一人一事为题者,如舜帝无为论,泰

  • 四书分类集对

    清张国华编辑。张国华字蔚斋,自署黔兴人。著有《麟经依韵集句》、《曲礼集句》、《族笺辑对》等。是编首有自序,其书汇辑四书句为联语,分门别类,自帝德以迄内阁六部诸寺院,并诸神祇、名贤、古迹、三教九流事物,

  • 诗纬集证

    四卷。清陈乔枞撰。陈乔枞字朴园,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其父陈寿祺亦是经学家,陈乔枞传其父辑佚之学,续成《今文尚书经说考》、《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等,辑撰各书,收入《小琅嬛馆丛书》,又名《左海续集》。陈

  • 金坛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夏宗彝修,汪国凤等纂。夏宗彝,字怀清,清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光绪五年任金坛知县,十一年以同知衔调补吴江知县。汪国凤,清进士,官至礼部主事。金坛古邑,旧属朱方,自唐始定县名,越宋、

  • 春秋存俟

    十二卷。《总论》一卷。明余光、余竑同治。余光字希之,郡诸生,有文名,湛心著述,著有《春秋存俟》、《李贺诗注》及《耐庵集》。余竑字赓之,崇祯丁丑(1637)进士,以制举业与同年生夏允彝、陈子龙齐名,授宣

  • 四书正误

    六卷。清颜元(1635-1704)撰。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清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四存编》、《四书正误》、《习斋记余》等。颜元为学主实用,恶宋儒空谈心性,云朱熹注解经书之功,不敌

  • 眼科龙木论

    十卷。旧题葆光道人秘传。葆光道人事迹不详。关于此书作者,有人认为系宋元人,亦有人认为明万历人。此书又名《秘传眼科龙木总论》、《秘传眼科龙木集》、《秘传眼科龙木论》等。另有同名书四卷,约隋唐人撰,原书已

  • 明季甲乙汇编

    东村八十一老人编。八十一老人即许重熙。是书一名《甲乙汇略》,又名《甲乙两年汇略》。自明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起,至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马士英逃于杭州被杀止。末附甲申日记,前有自序。书为编年

  • 洞庭君山集

    三卷。明胥文相(约1520前后在世)编。胥文相字士衡。巴陵(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柳州府知府。本书纂辑屈原以后历代题咏湖山及岳阳楼者为一编,亦自载所作二诗。此二诗浅

  • 长春真人西游记地理考证

    一卷。清丁谦撰。丁谦,详见《西游录地理考证》。元太祖时,丘处机应诏赴大雪山,其弟子李志常随从,记往返道途见闻成是编。原载道藏中。《元史》有丘处机传,李志常号真常子,《元史·宪宗本纪》载道士李真常掌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