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京山县志

京山县志

①十卷,清吴游龙修,王演纂。吴游龙,字禹门,盛京辽阳(辽宁辽阳)人。王演,字鹿材,本县人,贡生,官大理评事。考京山,汉为竟陵县地,隋初置京山县,历代不改。县志自宋时附郡志,未有专书。明初沿宋志,志郡即县志。嘉靖中教谕韩江始修县志,其后有万历志、崇祯志,均佚不传。康熙十二年(1673),吴游龙知县事,延王演总其事,历数月而告竣。《京山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舆地志,卷二建置志,卷三赋役志,卷四典礼志,卷五秩官志,卷六选举志,卷七人物志,卷八武备志,卷九古迹志,卷十艺文志。此志卷首载万历、崇祯二书旧序,嘉靖志则无记载,约已佚亡。明清两代县志,仅存此志,由此可观明清两代各志概要。惟此志于学校一门附建置,而学校又杂入赋役,较欠妥。② 二十三卷,首一卷,附易领四卷。清沈星标修,曾宪德等纂。沈星标,字莱峰,浙江嘉善人,官京山知县。曾宪德,字竣轩,本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拔贡,官福建兴泉永道。县志自康熙十二年(1673)知县吴游龙修后,二百多年来,无人问津,其间虽有县人易本烺从事搜辑,但尚未成书。其后县令戴昌言、孙承谟先后倡修,均未成书。沈星标摄县事,复开馆续修,延曾宪德主其事,历数月新志成。《京山县志》光绪八年(1882)刻本。曾宪德曾兵备闽中,此是解甲归田之作。其序称,此志以吴志、易稿为本,补其未详,增其未备,其堤防、赋役、学校、武备诸类,新增甚多。县中自前志修后,数经兵燹,有书中别立变乱、殉难二志,用以纪实。惟艺文一志,过杂芜,既有志,复有补,又有易领四卷,使人有详略不均之感,虽借此可观县中人文之盛,究不免冗杂,易领四卷,自可独成一书。却附志后,较为不伦。

猜你喜欢

  • 兴华新义

    一卷。美国林乐知撰,中国蔡尔康笔述。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林乐知以中国元气未复,虎视者流复环集其旁,观衅而动,时事之危甚于洪水将至,自称拟对症下药以兴华,特撰此书,定书名为《兴华新义》。全书分意

  • 鄂州小集

    六卷。《附录》二卷。宋罗愿(1136-1184)撰。罗愿,字端良,号存斋,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举乾道进士。知南剑州改知鄂州,卒于官。其父汝辑,助秦桧以害岳飞,犯天下之公怒。而愿学问广博,文章高雅

  • 家政法

    一卷。无名氏撰,清马国翰辑。《家政法》不见史书记载,惟有贾思勰《齐民要术》引用十一节,马国翰据此辑录成一卷,原书的面貌已不可见。马国翰所辑《家政法》,主要谈蔬菜的种植,家畜、家禽的饲养等大田作业以外的

  • 叶玉成全集

    四卷。《附录》二卷。明叶永盛(约1604年前后在世)撰。永盛,字子沐,安徽泾县人。生卒不详。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著有《叶玉成全集》。该集共四卷,杂文一卷、奏疏三卷,为其裔孙叶

  • 一斛珠传奇

    二卷。清程枚(约1808年前后在世)撰。程枚字时斋,海州(今属江苏连云港市)人。海州板浦监生。两淮巡盐御史伊龄阿奉旨删改古今杂剧传奇,以黄文旸为总校,程枚和凌廷堪皆任分校。此传抄本未著撰者姓名,据书前

  • 爱吾庐集

    八卷。明徐良傅(1333-1395)撰。徐良傅字子弼,东乡(江西东北)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因言事斥为民。其门人汤显祖所作传,载其行履颇详。此集共八卷。其诗体略近七子,气度安

  • 道园学古录

    五十卷。元虞集(1272-1348)撰。集字伯生。崇仁(今属江西)人。从学于吴澄。累官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文宗时受命与中书平章越世延等修《经世大典》。此集共四编:《在朝稿》二十卷,《应制稿》六卷,

  • 小亨集

    六卷。元杨宏道(1189-?)撰。宏道字叔能。淄川(今属山东)人。生于金末,哀宗至大元年(1308)尝监麟游酒税。后又仕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为襄阳府学教谕。以诗负盛名。元好问为其集作序,称金南

  • 重修胶州志

    四十卷。清张同声修,李图等纂。张同声字振之,安徽桐城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任胶州知州。李图字少白,一字少伯,山东掖县人,清代后期山东著名的方志学家。曾任胶西书院山长,济南泺源书院主讲。山东博兴县

  • 茶寮记

    一卷。明陆树声(详见《平原题跋》)撰。是书是陆氏罢官家居之时,与终南山僧人明亮同试天池茶而作。书中内容主要分人品、品泉、烹点、尝茶、茶候、茶侣、茶勋七则,每则仅寥寥数语,不过寄寓心意而已,不可供考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