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算术

五经算术

二卷。北周甄鸾(生卒年不详)撰。甄鸾,字叔遵,河北无极县人,从其著作年代推测,其主要活动应在六世纪。他在北周曾任司隶大夫(又说司隶校尉),汉中郡守,太山太守,无极男。信佛教,尝撰《笑道论》三卷;通历法,所撰《天和历》曾于天和元年(566)颁行。建德二年(573)武帝辨释儒道佛三教先后,甄鸾重佛教,因不为时人所重。清阮元《畴人传》称:“鸾好学精思,富于论撰,诚数学之大家矣!”他所撰注算书,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周髀算经》、《五经算术》、《数术记遗》、《三等数》、《海岛算经》、《甄鸾算术》。当代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从某种意义上说,甄鸾是结束这个时代的人。”甄鸾的《五经算术》对于《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左传》等经籍的古注中有关数字或计算详加注释,有助于后人研究经学。《尚书》尧典有“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他用战国时期的四分历法加以解释;《左传》中有许多关于历日的记载,他用六种四分历法中的周历进行推算。《尚书》、《诗经》中出现了兆、亿、秭三个大数名称,他批判了毛苌、郑玄的古注提出“万万为亿,万万亿为兆”的大数进法,显然与经书中原意相去更远了。他用开方法解释了《论语》学而篇“道千乘之国”的面积,是边长为三百一十六里多的正方形。他还用勾股定理去解释《考工记》车盖法;用等比级数计算《仪礼》丧服绖带;为注释《礼记》月令所记的黄钟、大吕等十二律,他计算了十二律管的长度,又计算了京房六十律的管长。该书后经唐李淳风校注刊定为立于学官《算经十书》之一,与周髀共限一年习肄。清戴震于《永乐大典》中录出《五经算术》后加以校订并撰《五经算术考证》一卷。该书版本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本、孔氏微波榭《算经十书》本、1963年中华书局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本。

猜你喜欢

  • 契丹国志

    二十七卷。旧题南宋叶隆礼撰。隆礼字士则,号渔林,嘉兴(今属浙江)人。淳琇七年(1247)进士,历官建康府西厅通判,国子监簿。此书所附进书表题“淳熙七年三朋秘书丞叶隆礼上”,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认为是

  • 经学通论

    五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锡瑞字鹿门,号师伏,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市)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博闻强记,淡于荣利,精研汉儒经学,多所发明。曾讲学于湖南桂阳龙潭书院和南昌经训书院,任

  • 漳野文集

    八卷。明李新芳(约1538前后在世)撰。李新芳字元德,别号漳野,潞州(今山西长治)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漳野文集》。是集凡八卷。为其门人杨世卿所编。前六卷为杂文

  • 开有益斋经说

    五卷。清朱绪曾撰。绪曾字述之,江苏上元(今江宁县)人。对于《尚书·盘庚》“不常厥邑,于今五邦”,鉴于《正义》引郑注,《释文》引马注,王肃好与郑异,独此“五邦”无异辞。孔颖达为伪孔作疏,曲为之说,以驳马

  • 医史

    十卷。明李濂(生平事迹详见《祥符人物志》)撰。又名《李濂医史》。此书成于正德八年(1514)。书中采录古来名医,自《左传》医和以下,至元代李杲,凡见于吏传者共五十五人,又集诸家文集中所载,自宋张扩以下

  • 文苑英华辨证

    十卷。宋彭叔夏撰。彭叔夏,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乡贡进士,《江西通志》列其名于绍熙三年(1192)乡举条下,不为立传,生卒年及事迹已不可考。是书盖因周必大所校《文苑英华》而作。考周必大《文苑英华》跋曰

  • 说唐演义后传

    五十五回。题“鸳湖渔叟校订”,与《说唐演义全传》同一作者,未确知是何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唐太宗年间罗通征北番和薛仁贵征高丽两个主要中心故事。简称《说唐后传》。前十四回写罗通征北:李世民拜秦琼为帅征

  • 左氏释

    二卷。冯时可(生卒不详)撰。冯时可字敏卿,号元成,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明代文学家、经学家。冯时可之父冯恩为明代大哲学家王守仁弟子。冯时可为隆庆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政,所至著治绩。其生平著述颇多

  • 五经析疑

    ① 一卷。题宋邯郸绰(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清王谟(见《圣证论》)辑。此书陶宗仪《说郛》辑本题魏邯郸绰撰,而王谟辑本则题宋邯郸绰撰,均无根据。王谟避开《说郛》辑本,从《初学记》辑出四条,从《北堂书钞》

  • 辨定祭礼通俗谱

    五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又名甡,字大可、齐于,号初晴,学者称为西河先生,浙江萧山人。兼工书画,与毛先舒、毛际可齐名,为“文中三豪、浙中三毛”之一。本是明朝诸生,明末遁隐,康熙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