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小学述

五经小学述

二卷。清庄述祖(1750-1816)撰。述祖字葆琛,江苏武进(今武进县)人,经学家,庄存与弟之子。乾隆庚子进士,官山东滩县知县,在任明畅吏治,后乞归,著书、侍养父母。述祖传存与之学,研求精密,对于世儒不太注意的问题,往往覃思独辟,洞见本末。所著除本书外,尚有《夏小正经传考释》十卷。《尚书今古文考证》七卷、《毛诗考证》四卷、《毛诗周颂口义》三卷。《历代载籍足征录》一卷、《弟子职集解》一卷、《汉铙歌句解》一卷、《石鼓然疑》一卷、《文钞》七卷、《诗钞》二卷、《说文古疏证》六卷等。本书在述祖所著中较为证实。如《礼·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注:“齐齐皇皇读如归往之往,《正义》皇氏云:‘心所系往’。”述祖根据《说文》:“暀,光美也”,《释诂》:“暀暀皇皇,美也。郑以上言语之美,既云‘皇皇’”,认为这是祭祀之仪,当作“暀暀”,读如归往之“往”,但不一定非得取心有所往之义。由于不懂得六书有谐声,专以会意解释字义,因而出错。“内则择于诸母与可者”注:诸母,指众妾;可者,传御之属,“可”作“阿”,读乌反切。《说文》:“,女师也”。杜林说加教于女,读若“阿”。继诸母而言可者,说明是傅姆不是御妾。以上两说都很公允。至于认为《书·顾命》一篇久成聚讼,因此就同瑁之异文而加以推衍,尤称详析。《诗·大雅·生民》“先生如达”,根据《说文》:“,小羊也,读若达”,“”就是七月而生的羊羔,认为后稷大约只有七月便生下来,不足十月,因此说“先生以其不及月而生,故弃之”。这一则未免过于臆测。既然述祖不相信履迹之说,那么怎么会有弃置一说?有珍执宦遗书本,《皇清经解续编》本(卷二百三十一至卷二百三十九)。

猜你喜欢

  • 唐石经考异补

    一卷(涵芬楼影印本)。孙毓修编次。毓修字星如,江苏无锡人。书不分卷,后有戊午二月孙氏跋。此书本是袁廷梼手写的钱大昕《唐石经考异》稿中,臧庸堂、顾千里、瞿中溶、袁廷梼诸家批校的签记。涵芬楼影印钱稿时,孙

  • 今世说

    八卷。清初王晫(1636一?)撰。王晫初名棐,号木庵,一号丹麓,自号松溪子,浙江杭州人。生好学博览,又喜宾客,犹喜刻书。王晫的著述,始终条贯,斐然成家。著有《逐生集》十二卷,《霞举堂集》三十五卷,《杂

  • 徐太拙诗稿

    三卷。清徐振芳(1598-1657)撰。徐振芳为清代文学家。字太拙,山东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明天启七年(1627)副榜,崇祯九年(1636)补遗才。崇祯末年,荐授后军都督府都事。明朝灭亡后,曾组织义

  • 汤子遗书

    十卷。《附录》一卷。清汤斌(1627-1687)撰。汤斌字孔白,号荆砚,又号潜庵。河南睢州(今睢县)人。清初学者。其学源出孙奇逢,尤精易理。亦能诗文。著有《汤子遗书》。此集共十卷。卷一为语录,卷二为奏

  • 明二十四家诗选

    二十四卷。清黄昌衢选。黄昌衢生卒年未详。字康谣,江西婺源人。此书收明代二十四位诗人的作品。所谓二十四家者,有刘基、袁凯、高启、杨基、张羽、徐贲、林鸿、李东阳、徐祯卿、蔡羽、何景明、李梦阳、薛蕙、高叔嗣

  • 考古类编

    十二卷。清柴绍炳(生卒年不详)撰。柴绍炳著有《古韵通》。此书分三十三门。凡是有关典章制度,都摘录其指要,串联成篇。书中自序谓取便童蒙,比于《小学绀珠》之类,盖为举业后场设也。原名《通考纂要》。雍正甲辰

  • 歌章祝词辑录

    二卷。奕赓撰。奕赓,见《谥法续考》条。是书辑录了清朝吉、嘉各礼中歌章祝词,分上下两卷。上卷录歌章,有吉礼冬至圜丘、上辛祈谷、常雩、大雩、夏至方泽、太庙时享、岁除大给、春秋社稷、社稷祈雨、朝日、夕月、先

  • 两当轩集

    二十卷。《考异》二卷。《附录》六卷。清黄景仁(详见《两当轩诗抄》条)撰。《两当轩集》卷一至卷十九,收古近体诗一千二百八十八首,较《两当轩诗抄》增加了诗余三卷;卷二十为遗文,其《浮湘赋》、《渡淮赋》已亡

  • 明史本纪

    二十四卷。张廷玉(1672-1755)等奉敕撰。张廷玉,字衡臣,一字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大臣。康熙进士。居官五十年,《明史》在他任总裁时修成。是书为武英殿刊本,于故宫博物院发现,后附段琼林撰《明史本纪

  • 重订四书辑释

    四十五卷。元倪士毅撰,明王逢通义。倪士毅字仲宏,歙县(今安徽芜湖)人,生卒年不详。学于陈栎,人称道川先生,隐居不仕。王逢字原夫,号松坞,乐平县(今江西德兴县)人,朱公迁再传弟子。生卒年不详。倪士毅于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