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云烟过眼录

云烟过眼录

四卷。《云烟过眼录续录》,一卷。《云烟过眼录》,南宋周密(1232-1298)撰。周密事迹详见《武林旧事》。此书主要记述作者所见名书、名画及琴、盏、玉印、法剑、玉圭、玉佩、金冠等古代器物,以记述名书、名画为主,所记名画用墨最多,从古至宋,一目了然,多有补充史传缺载之处。所记书画古器,间加评论,指出优劣,但不甚考证。又注明收藏之人,切实可据。取苏轼《宝绘堂记》“烟云之过眼”之语,以定书名。元人汤允谟、叶森文璧曾点勘其书,各为题识,今传本混有其语。如王子庆所藏宋太祖御批三件条末云,今第三卷只有二件,疑有脱误,当参考《志雅堂杂钞》。《志雅堂杂钞》为周密所作,不应自云“当参考”自己所著之书,可知书中已误连校正之语为正文矣。书中又记苏轼手书词称“郏湛初溢”、传本讹为“涟漪初溢”,“郏湛”字不可解,恐亦有讹。又记《兰亭序》有隋炀帝内府石刻,不知有何根据。然所记多为耳闻目睹,切实可信,且多有世所罕传之书画,足资参证。今传《宝颜堂秘笈》、《四库全书》本作四卷,《十万卷楼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美术丛书》本作二卷,二卷本内容不少,当为后人分卷不同。元人汤允谟(生卒年不详)点勘其书以外,又撰《云烟过眼录续录》一卷,共记三十九条,补记古器、古墨、书法、绘画等,全仿《云烟过眼录》体例,亦略作品评,注明所藏之人等。所记有补史传之缺,董其昌《戏鸿堂帖》定绢本《黄庭经》为杨许旧迹,即依据此书。今传《宝颜堂秘笈》、《四库全书》、《奇晋斋丛书》本作《云烟过眼录续录》,《十万卷楼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美术丛书》作《云烟过眼录续集》。

猜你喜欢

  • 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

    一百二十六卷。清钟谦钧编。钟谦钧,生卒年不详,字云卿,湖南巴陵(今岳阳市)人。官至两广盐运使。汇刻宋、元以前经学家说经之书,始于康熙年间纳兰性德。纳兰性德笃志于经学、史籍,与徐乾学搜集宋元以后诸儒说经

  • 列异传

    三卷。三国魏曹丕(187-226)撰。曹丕字子桓,曹操长子,曾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后立为魏太子,曹操死后为丞相。公元220年,代汉自立,国号“魏”。曹丕博学多才,《三国志》卷二《文帝纪》称他“好文学

  • 慈利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吴恭亨纂修。吴恭亨字岩村,邑人,贡生,经明行修之士。《慈利县志》光绪二十二年(1897)刻本,此志图四,分疆域、山水、都区、建置,开方计里,标识图例,不类疏庸之作,极精审可观。其志山

  • 七录斋文集

    六卷。明张溥(1602-1641)撰。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斋名七录,太仓(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崇祯进士,选庶吉士。年二十,即与同里张采有文名,号为“娄东二张”。曾与郡中名士结文社,称做“复社”

  • 茶香室丛抄

    二十三卷、续抄二十五卷、三抄二十九卷、四抄二十九卷。清俞樾(见《诸子平议》)撰。此书是一部杂纂之作,共一百零六卷。因俞樾之妻姚夫人居室名为茶香室,俞樾为纪念夫人,以书自娱而撰此书,特命名为《茶香室丛抄

  • 杜律注评

    二卷。明陈与郊(1546-1612)撰。陈与郊字广野,号隅阳,别署玉阴仙史,亦署高漫卿。生平详见《檀弓辑注》辞目。是编对无张性《杜律演义》略施评点。每首皆有旁批,注文亦时有涂乙。大致皆刘辰翁之绪论。《

  • 光学揭要

    二卷。英国赫士(详见《声学揭要》)撰。清朝中后期,即道光、咸丰、同治、光绪间西方各种科学书著输入中国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是经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翻译而来,如上海江南制造局内设翻译馆,专门从事此类书刊翻

  • 伤寒分经

    十卷。清吴仪洛(详见《成方切用》)撰。此书为吴氏医学著述第五种。吴氏对喻昌的《尚论篇》推崇备至。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后,纲目已混,错乱不堪,唯喻氏能纲举目张,别开生面,于是仿《尚论篇》,将三百九

  • 尚书微

    一卷。清刘光縢撰。本书所解释的只有《西伯戡黎》、《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等几篇,颇多新见,其中尤以解《金縢》为新,认为“武王知周公之圣,荐之于天祖

  • 粤东金石略

    十一卷。清翁方纲编撰。翁方纲,详见《两汉金石记》条。翁方纲曾视学广东达八年之久,搜访全省金石文字约五百余种,经编辑考释,撰成此书。以康熙、乾隆翰墨为卷首,第一、二、三卷为广州府金石,第四、五、六卷为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