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赋敛徭役繁重,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加以天灾频仍,疾疫流行,迫使农民大量逃亡。太平道首领张角,在流民中积极传教,秘密进行组织活动,十余年间,徒众达数十万人, 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张角将信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设渠帅,由他统一指挥,并联络京城部分宦官作内应,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二月, 因内奸唐周告密,张角被迫驰告各方提前起义,七州二十八郡数十万人一时俱起。起义军以黄巾为标志,因此被称为黄巾军。他们焚烧官府, 捕杀官吏。攻打豪强田庄坞壁, 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东汉政府派皇甫嵩、朱儁、卢植等率军分头进击,镇压起义军,在南阳、颍川(今河南禹县)和河北地区为张角、张曼成、波才等领导的黄巾军所败。起义军因在各地分散作战,不能相互配合。在东汉政府军和豪强地主武装的联合镇压下,先后在颍川,南阳等地被各个击破。张角不幸病死,起义军失去有力的领导。河北黄巾军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和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两战中失败,张角弟张梁、张宝英勇牺牲。黄巾军主力共经历了九个月的英勇斗争,沉重打击并瓦解了东汉皇朝的统治。黄巾军主力失败后,分散于各地的黄巾军和响应黄巾起义的农民武装仍继续斗争,青、徐州的黄巾军曾发展至百万余众。黑山军亦达百余万人,并州白波黄巾起义军众达十余万,益州黄巾军占据了巴蜀大部分地区。各地黄巾军此起彼伏,坚持了二十余年。

猜你喜欢

  • 许淮屯田

    曹操在许都(今河南许昌)和淮河流域的屯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解决军粮问题,曹操接受枣祗、韩浩等人建议,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许都地区开始屯田,收效很大,这是民屯的开始。

  • 上计

    战国、秦、汉时年终考核地方官员的方法。战国时,地方官员须将一年应收赋税数额,分别写在两片木券上,一片留地方保存,一片呈送国君或国王,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依据,称为上计。汉代由县令(长)将县的户口、垦田、

  • 淳熙客户逃移法

    南宋孝宗时处置客户逃移的专法。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宋廷采纳夔州路转运司建言,下令除将皇祐以来适用于施(今湖北恩施)、黔(今四川彭水)二州的客户逃移专法扩大施行于夔(今四川奉节)、忠(今四川忠县

  • 申公巫臣使吴

    管仲相齐过程中的一项改革内政的措施。这项措施是针对鄙野的农民而实行的,即根据农民种植土地的肥瘠及收成的多少征收不同的赋税。这项措施的目的,在于防止农民因赋税不均而流徙。

  • 元朝

    朝代名。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建立蒙古国后,不断向外扩张。至蒙哥汗时,已先后灭亡西辽、西夏、金、大理,并多次攻伐南宋。公元1259年,蒙哥汗死。次年三月,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今内蒙古正蓝

  • 毛遂自荐

    战国时,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下食客毛遂自我推荐的故事。秦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破赵军后, 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又派军进攻赵都邯郸。赵派平原君往楚求救,拟与楚合纵。平原君在其门下食客中

  • 忠义军

    义和团运动时期东北最大的一支民众抗俄武装。1900年7月(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俄军侵略东北,清军抵抗失利。刘永和在吉林磨盘山率众数千人, 树起“忠义军”旗帜,坚持抗俄斗争。次年初,与王和达、董毅敏为首的

  • 平原之战

    山东平原义和团与清军的一次战斗。1899年9月中旬(光绪二十五年八月初、中旬)平原县杠子李庄义和团在李长水带领下,清算了教民恶霸地主李金榜。李以“抢案”报官,县令蒋楷拘捕团民六人,捕役趁机敲诈勒索。李

  • 景云之变

    李隆基诛杀韦后及其党羽的政变。韦后毒死中宗以后,欲揽大权。但武则天第四子相王李旦(即前废睿宗)以及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尚有相当势力,是韦后专权的主要障碍。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暗中结交才勇之士,与太平公

  • 重熙伐夏

    辽夏间一次战役。元昊称帝后,西夏势力日渐强盛,辽属党项部落纷纷叛辽附夏。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辽西南面招讨都监罗汉奴带兵讨伐叛辽党项部落,被西夏援军打败。辽招讨使肖普达、详稳张佛奴皆死。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