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阳武口大捷

阳武口大捷

南宋初年杨么起义军取得的一次重大军事胜利。钟相牺牲后,杨么(太)领导起义军在龙阳(今湖南汉寿)等地筑寨坚持斗争,不断打击宋军。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十月,在鼎口(沅江入洞庭湖处)大败精锐宋军王��部。十一月,宋廷再命王��、程昌寓等自德山(今湖南常德南)进攻龙阳大寨。同时命其部将崔增、吴全率主力水军一万人自岳州(今湖南岳阳)分据洞庭湖东岸及湘江口诸要塞,妄图东西夹击, 水陆并进,一举消灭起义军。起义军主动撤离龙阳一些水寨,集中兵力于鼎口下游五十里水面宽阔,利于战斗的酉港,诱敌深入,出奇制胜,在阳武口(在今湖南汉寿东)全歼东岸宋水军主力,崔、吴二人皆毙命。起义军旋即回师,打败上游来犯宋军。次年,王��、程昌寓皆以指挥无能,损兵折将, 被撤职贬官。

猜你喜欢

  • 三河大捷

    太平天国著名战役之一。1858年9月(咸丰八年八月)太平军集中主力在浦口大败清军,攻破江北大营。湘军乘长江中游空虚之机,派鲍超部攻打安庆,李续宾部进犯三河,企图袭取庐州(今合肥),截断安庆后路。太平军

  • 清口之役

    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扬州)与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汴州)之间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乾宁四年(公元897年),朱全忠并兖、郓二州之兵,直下江淮。大将庞师古率军七万进驻清口(今江苏淮阴县西),将攻扬州。杨行

  • 民政长

    官名。辛亥革命后,各省置民政长,为一省行政长官。1912年尚无统一制度,经北洋政府任命民政长的只有山西、湖北、四川、江苏、江西、福建等省。从1913年初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开始,各省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所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又称“民元约法”。1912年 (民国元年)3月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制定通过,11日由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共七章五十六条,按照西欧资产

  • 开平煤矿罢工

    (1)1882年(光绪八年)开平煤矿的部分工人举行罢工,反对总办唐廷枢歧视当地工人、颁布多种约束工人的条例和私设刑具审讯工人。直隶籍工人还要求同广东籍工人同工同酬。数日后被镇压。(2) 1891年4月

  • 后汉

    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47年,后晋河东节度使、沙陀部人刘知远建立的王朝。刘知远本为沙陀部平民,后长期随石敬瑭征战,官至北京(今山西太原)马步军都指挥使。石敬瑭称帝后,累转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在石敬

  • 子产铸刑书

    公元前536年,子产在郑国执政期间,将刑书(成文法)条款铸于鼎上, 公布于民众。这在当时春秋各国是一种革新举动。晋国守旧政治家叔向致书子产加以非难,认为铸刑书使民众有法可循,他们将会“不忌于上,并有争

  • 五铢钱

    货币名。亦称三官钱或上林钱。汉初,听任郡国和私人自由铸钱,币制混乱,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定铸钱弃市律,严禁私人铸钱。汉武帝着手整顿币制。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 僚族起义

    唐前期四川少数民族起义。唐太宗征高丽无功而还,伺机再次东征,乃令强伟等役民赶造战船。重役摊及四川僚族。僚族无技造船,不得不雇佣潭州(治今湖南长沙)人,大船一艘,往往庸绢二千二百三十六匹。除出绢雇人造船

  • 交通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反动官僚政客集团,其首领为梁士诒。清朝末年,梁任邮传部铁路局局长,把持交通事业,1908年,以交通款项成立交通银行。辛亥革命后,梁先后在袁世凯政府任总统秘书长及交通、财政总长,积极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