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重熙伐夏

重熙伐夏

辽夏间一次战役。元昊称帝后,西夏势力日渐强盛,辽属党项部落纷纷叛辽附夏。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辽西南面招讨都监罗汉奴带兵讨伐叛辽党项部落,被西夏援军打败。辽招讨使肖普达、详稳张佛奴皆死。九月,辽兴宗亲督诸道大军分三路伐夏,元昊被迫交还叛辽的党项部落,上表向辽请罪称臣。兴宗采纳肖惠等朝臣建议,乘胜掩袭元昊,反被西夏打败,驸马都尉肖胡睹被俘。辽遂被迫同意与西夏议和。重熙十八年,兴宗又乘元昊逝世,谅祚年幼初立之机,发兵大举攻夏。但双方各有胜负,损伤均甚惨重。次年,双方在三角川(今山西河曲南)激战,西夏大败,向辽求和称藩。此后,辽夏冲突大为减少,和平交往日益频繁。

猜你喜欢

  • 至大通宝

    元代铜钱名。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开始铸造发行,一文当至大银钞一厘。同时,铸大元通宝,一文当至大通宝十文,两种铜钱与前此所印行的中统钞、至元钞,至大银钞以及前代铜钱一同使用。至大四年,仁宗即位,以

  • 汉(陈友谅)

    元末农民战争中陈友谅建立的政权。陈友谅,湖北沔阳人,出身渔家,曾为县吏。后追从徐寿辉起义。初为天完红巾军倪文俊部簿书掾,渐以功升迁,为领兵元帅。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九月,倪文俊谋杀徐寿辉未遂,

  • 授田制

    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即政府将国有土地按规定分配给农民使用的制度。据《周礼·地官·大司徒》及郑玄注记载,年年可以耕种,土质肥美的田地,每家授予一百亩;土质较次,隔一年休耕一次的田地,每家二百亩;土质

  • 符离战役

    或称宿州战役,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南宋孝宗即位后,锐意收复失地。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以张浚为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主持北伐。四、五月间,张浚集十三万大军渡淮,以李显忠、邹宏渊为正副招讨使

  • 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又称《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通称《虎门条约》或《虎门附约》。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大臣璞鼎查在广东虎门签订《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共十六款,附

  • 南京临时参议院

    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按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则,立即着手建立临时参议院为最高立法机构。由各省代表会议致电各省都督府,请每省派遣参议员三

  • 西凉

    十六国之一。汉人李暠建立。李暠,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曾为后凉敦煌太守。庚子元年(公元400年)十一月,暠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公,秦(治今甘肃天水)、凉(治今甘肃武威)二州牧,以敦煌为都城,史称

  • 铜马帝

    刘秀称帝前的别号之一。王莽末年,今山东、河南、河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大小数十支,众达数百万人。其中声势强大者为铜马起义军,拥众数十万。刘秀奉更始帝刘玄之命来河北,趁机发展势力。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

  • 凤阁

    官署名。即中书省。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称凤阁,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称。参见“中书省”。

  • 江南河

    古运河名。六朝时已开凿,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炀帝杨广欲东巡会稽(今浙江绍兴),下令重浚加宽。起自京口(今江苏镇江),经曲阿(今江苏丹阳)、晋陵(今江苏常州)、无锡,绕太湖之东,直达余杭(今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