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①赵郡(今河北赵县)人,李华族子,李华曾称其诗。永泰二年(766)自楚州游吴,大历中官洛阳丞,九年(774)在湖州参加皎然、颜真卿等人联唱。后官至监察御史。与字元宾之李观非同一人。《全唐诗补
【生卒】:?—710【介绍】:中宗李显被贬房陵时所生幼女,乳名裹儿。武后朝嫁武三思子武崇训,后崇训死,嫁武延秀。中宗复位后,贪贿售官,权倾一时,景龙中被杀,追贬悖逆庶人。《新唐书》有传。《全唐诗》收其
即萱草。古人认为怀孕的妇人佩带宜男草必生子。于鹄《题美人》:“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7月出版。本书前有插图、像七幅;“前言”部分介绍了弘法大师在中国的修行、交游情况及其在中、日文化交流上的贡献,并《文镜秘府论》之价值及本校注
指邹衍。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邹衍》:“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参见“邹衍”。
【介绍】:马戴《江行留别》诗颔联。出句谓孤帆远影,碧空已尽。对句谓归雁逆风,逶迤而飞。二句组合不同意象,渲染送别时的特殊氛围,境界高远,格调峻洁。
王维撰。唐宝应二年(764),代宗李豫敕求王维诗文,维弟缙奉敕搜求编辑,得诗文四百余篇,厘为十卷。宋刻王维诗文集见于著录者有《王摩诘文集》、《王右丞集》或《王右丞文集》等,均为十卷本,与王缙编辑者合。
【介绍】:聂夷中作。这是两首传诵千古、妇孺皆知的小诗,均表现了农夫耕作的艰辛,但又各有侧重。第一首将农夫的辛苦与官家的榨取并列,形成尖锐对比,反映出作者对不合理社会的大胆控诉。第二首又作李绅诗,着力强
【介绍】:见李诵。
文体名。唐代士庶十分重视书信往来和格式要求,书仪便是撰写书信的范本。早期的书仪,《晋书》、《隋书》、两《唐书》均有著录,现在保存下来的除西晋索靖《月仪帖》及其唐人摹本外,五代前的书仪濒于失传,而敦煌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