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群玉

李群玉

【生卒】:810?—862?

【介绍】:

字文山,行四,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性旷逸,善吹笙,工书法,举进士不第,以吟咏自适。宣宗大中八年(854),经宰相裴休等推荐,授弘文馆校书郎。与杜牧姚合、方干等人交往酬唱,后辞官归乡。其诗警拔流丽,善写羁旅之情,风格清新古雅。《全唐诗》编为3卷。《全唐诗补编》补诗2首。有《李群玉集》行世。

【生卒】:约808—862

【介绍】:

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治今湖南澧县)人。擅长书法,善于吹笙,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在诗坛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佳句流传于众口。但一生很不得志,又不甘心老死牖下,曾经作过鲲鹏变化,扶摇九万里的美梦,但没有成为现实。曾于大中八年(854)徒步负琴,远至辇下,向最高统治者进献各体诗三百首。由于裴休令狐绹的推荐,总算得到一个弘文馆校书郎的冷官,这使诗人喜出望外,说:“昨忝丞相召,扬鞭指冥鸿。姓名挂丹诏,文句飞天聪。”(《始忝四座奏状闻荐呈同馆诸公二十四韵》)李群玉跟当时的著名诗人杜牧姚合方干李频段成式卢肇等,都有唱酬,并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其诗歌,虽没有重大的题材,也没有反映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痛苦,但是在登山临水、怀人送归之中,隐藏着一种压抑的感情,表现着一种强烈的向往,从而带来了他诗歌风格上的清越悲凉、沉郁顿挫的色彩。历来的诗歌理论家,对他作出过很高的评价,唐张为在《诗人主客图》中,把他列入“博解宏拔主”的“上入室”,明杨慎认为他的《人日梅花》诗“玉鳞寂寂飞斜月”一联,“真奇句也,‘暗香浮动’,恐未可比”(《升庵诗话》卷一)。元辛文房举出他“远客坐长夜,风雨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等句,“曲尽羁旅坎之情”(《唐才子传》卷七)。清翁方纲说:“李群玉五古,实胜司空表圣,不可以名誉而甲乙之也。”(《石洲诗话》卷二)说明他的诗歌成就和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但也毋庸否认,由于诗人的生活圈子太窄,生活内容太单调,又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因而在诗中反映出来的,一半是委曲和不平,一半是空虚和浪漫,以致在创作实践上虽有很深的炉锤工夫,却很难在思想上得到升华,放出耀眼的光辉来,这就是他最终不能成为唐代一流诗人的原因。《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群玉诗》三卷,后集五卷。三卷当为李群玉所进呈的诗卷,后集五卷,当为大中八年(854)以后的作品。明末毛晋汲古阁刻《唐人八家诗》,内有《李文山诗》三卷,以体裁分,统前后集并为三卷。道光癸未黄丕烈又得一宋本,系临安府棚前睦亲房南陈宅书籍铺刊行,然皆流传不广,不易觅得。流传甚广的有《四部丛刊初编》和《全唐诗》所收《李群玉诗集》。羊春秋有注本。事迹见《云溪友议》卷中、《北梦琐言》卷六、《唐诗纪事》卷五四、《唐才子传校笺》卷七。王达津、陈书良、黄震云等各有文考李群玉生平。

猜你喜欢

  • 不彻

    ①不绝,不完。魏承班《谒金门》:“无事伤心犹不彻,春时容易别。”尹鹗《拨棹子》:“羞睹见,绣被堆红闲不彻。”②不通。白居易《寄微之三首》之一:“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

  • 戴衢

    【介绍】:唐人。屡试而不第。《全唐诗》存诗1首又2句。

  • 温会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宪宗、穆宗时人。长庆元年(821)至三年(823)中,以兼殿中侍御史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段文昌幕安抚判官,与段文昌等游宴唱和。《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唐白居易《韦审

  • 陈光

    【介绍】:唐末人。《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4首。

  • 陈子昂集

    徐鹏整理并点校。中华书局1960年3月排印出版。其“凡例”云:“本书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杨澄校正本为底本,校以《全唐诗》、《全唐文》及清道光丁酉蜀州刊本《陈子昂先生全集》。其诗歌部分,间以参考《世界文

  • 王岳灵

    【介绍】:唐代文学家。郡望太原(今属山西),河东桑泉(今山西临猗)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开元中进士及第。天宝九、十载(750、751),任监察御史,曾奉命与御史大夫王鉷等同至太白山宝山洞,得玉石函《上清

  • 韩翃

    【介绍】: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宝应元年(762),淄青节度使侯希逸署为幕中从事,检校金部员外郎。后归京闲居十年。又入汴宋节度使幕任职。建中元年(780),德宗以其有诗

  • 贺兰朋吉

    【介绍】:行三。自称“独为成名晚”,似曾中进士。与贾岛友善。《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2句。

  • 樊晃

    【介绍】:又误作樊冕、楚冕、樊光。郡望南阳湖阳(今属河南),句容(今属江苏)人。开元中进士,又登书判拔萃科。历硖石主薄、祠部、度支员外郎。天宝中,为汀州刺史,后为兵部员外郎。大历时,任润州刺史。工诗,

  • 沈云卿集

    诗集。唐沈佺期撰。有三卷本和二卷本两种。三卷本著录于明徐《徐氏红雨楼书目》卷四、清沈德寿《抱经楼藏书志》卷五一及张元济《海盐张氏涉园藏书目录》。国家图书馆藏有嘉靖刊本。又明刻《唐十二家诗》四十九卷本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