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泌

李泌

【生卒】:722—789

【介绍】:

字长源,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新、旧《唐书》有传。少聪敏,善属文,尤工于诗。以王佐自负,而操尚不羁,耻随常格仕进。天宝中,自嵩山上书论当世务,玄宗召见,令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太子李亨遇之甚厚。此后出入禁中,历仕玄、肃、代、德四朝,位至宰相,累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泌颇有谠直之风,故数为权倖见疾,而辄以智免。贞元五年(789)卒,赠太子太傅。《全唐诗》存诗4首又6句,《全唐诗补编·续拾》补3句。

【生卒】:722—789

【介绍】:

唐代诗人、散文家。字长源。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李繁父。少聪颖,七岁知为文,为张九龄等所器重。以王佐自负,耻随常格仕进。天宝中诣阙上书,得待诏翰林。以赋诗讥诮杨国忠等,斥置蕲春郡。至德元载(756)谒肃宗于行在,参议国事,权逾宰相。畏祸隐于衡山。代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大历二年(767)辟江南西道观察判官。十四年(779)授澧州刺史。建中二年(781)改杭州刺史,有治绩。贞元元年(785)自左散骑常侍出为陕虢观察使。三年(787)拜中书侍郎、平章事。累封邺县侯。五年(789)卒于位。与顾况梁肃等友善。为人放旷敏捷,好纵横大言,多谋略。善属文,尤工诗。梁肃谓其“用比兴之文,行易简之道,赞事盛圣,辨章品物,疏通以尽理,闳丽而合雅”(《丞相邺侯李泌文集序》)。有《李泌集》二十卷,诗三百篇,文百二十篇,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多散佚。《全唐诗》存诗四首、断句六句,《全唐诗补编》补断句三句,重录二句。《全唐文》存文二篇,《唐文拾遗》补一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清杨希闵有《李邺侯年谱》。

猜你喜欢

  • 斗柄

    指北斗星第五至第七星。亦代指北斗星。韩愈《寒食日出游》:“忆昔与君同贬官,夜渡洞庭看斗柄。”

  • 郾城

    县名。即今河南省郾城县。韩愈《过襄城》:“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

  • 李敬伯

    【介绍】:长庆初试大理评事,为剑南西川观察推官。余不详。《全唐诗》收其与剑南西川节度使段文昌酬唱诗2首。

  • 心骨

    ①心,内心。元稹《连昌宫词》:“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②心志,意气。李贺《送沈亚之歌》:“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 张贾

    【生卒】:?—830【介绍】:唐代文学家。河中猗氏(今山西临猗)人。排行十二。贞元二年(786)进士及第。初以侍御史为华州上佐。贞元十九年(803),东都留守韦夏卿辟为幕吏。元和元年(806)为礼部员

  • 送韩揆之江西

    【介绍】:李冶作。诗题一作《送韩三往江西》、《送阎伯钧往江州》。诗以杨柳、西江水、衡阳雁等沿途风物和典型意象表达送别之情和相思之恨。气度沉着,风调刚健。明钟惺评曰:“情深则语特奇耳。只四十字中,往复难

  • 李浩弼

    【介绍】:五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前蜀后主时为翰林学士。咸康元年(925),从后主出游,至剑州西,遇猛兽搏人而去,浩弼奉诏作诗纪之。《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十国春秋》卷三七。

  • 白玉壶

    喻指月亮。贯休《送郑使君》:“绿沉枪卓妖星落,白玉壶澄苦雾开。”

  • 钓矶文集

    诗赋集。五代徐寅撰。《崇文总目》卷五著录《探龙集》一卷、《赋》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文史类”著录《雅道机要》二卷。南宋建炎三年(1129)徐寅后裔得诗二百五十余首,编为诗集八卷。元延祐中,徐玩

  • 周繇诗

    诗集。一名《周中丞集》。唐周繇撰。《唐诗纪事》误载周繇曾为“御史中丞”,后人或误称为“周中丞”。《新唐书·艺文志》未著录其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周繇集》一卷,《宋史·艺文志》未见著录,《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