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栖筠

李栖筠

【生卒】:719—776

【介绍】:

初名卓,字贞一,行十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天宝七载(748)进士,历安西节度使判官、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工部侍郎、御史大夫兼京畿节度使等。卒谥文献。其诗文著名当时权德舆为其文集写序,极称赞之能事,可见声名之盛。惜诗文早佚。《新唐书》有传。《全唐诗》仅存诗2首。

【生卒】:719—776

【介绍】:

唐代文学家。字贞一。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行五。玄宗天宝七载(748)登进士第,调缑氏县主簿。十三载,受辟为封常清安西节度使府判官,与岑参同在安西幕中。常清被召回京,表栖筠摄监察御史,为行军司马。安史乱起,肃宗驻灵武,栖筠选精兵七千赴难,擢殿中侍御史。至德二载(757),李岘为御史大夫,按察陷贼群臣,以栖筠为详理判官;转吏部员外郎,因判析有条理,迁山南防御观察使。后历仕给事中、工部侍郎。遭元载忌,出为常州刺史,以治绩著明,封赞皇县子。大历三年(768),迁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浙西团练观察使。六年(771),加御史大夫衔。李栖筠在苏州日有重望,幕府才彦盛集,如许鸿谦、裴胄、崔造,皆得荐引。七年(772)入京,任御史大夫兼京畿节度使。十一年(776)二月病卒,赠司徒,谥文献。栖筠有文名,权德舆《李栖筠文集序》盛称其文如“昆丘玄圃,积玉相照,景山邓林,凡木不植”,评论他的诗文风格“大凡出于《诗》之无邪,《易》之贞厉,《春秋》之褒贬,且以闳侈钜衍为曼辞,丽句可喜非法言,故公之文,简实而粹精,朗拔而章明”。然《新唐书·艺文志》未著录《李栖筠文集》,谅早散佚。《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文》存文二篇。事迹见唐权德舆《唐御史大夫赠司徒赞皇文献公李栖筠文集序》、《新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冯唐老

    见“冯唐”。

  • 长调

    能配声歌唱的七言诗。李贺《申胡子觱篥歌》序:“(申胡子)自称学长调、短调,久未知名……因谓吾曰:‘李长吉,尔徒能长调,不能作五字歌诗。”’

  • 高达夫体

    诗歌风格。盛唐诗人高適字达夫,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河岳英灵集》),笔力雄健,不尚雕琢,边塞诗尤著名。严羽《沧浪诗话·诗体》称之为“高达夫体”。

  • 墙头马上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后因以“墙头马上”谓男女一见而生爱慕之情。宋柳永《长相思》词:“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元白朴有《墙头马

  • 子云居

    指西汉扬雄的居处。扬雄博学而不得仕用,居家著书,家素贫,人罕至其门。后因以“子云居”为寒士居所的代称。王绩《田家三首》之一:“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

  • 朱休

    【介绍】:唐代诗人。剑南(治今四川成都)人。生卒年不详。与贾岛同时,曾游学于长安太学,有赋名。后归剑南,贾岛作诗送之。《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贾岛《送朱休归剑南》诗。

  • 原上篇

    指《诗·小雅·常棣》。因诗中有“脊令在原”之句,故称。诗序认为其诗为“燕兄弟也”,故诗文中多以“原上篇”指兄弟相爱,或谓兄弟之间的酬赠之作。卢纶《奉和陕州十四翁中丞寄雷州二十翁司户》:“沉劣本多感,况

  • 颜子

    即颜回。《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因以指安贫乐道的贤德之士。罗隐《秋寄张坤》:“吾徒自多感,颜子自箪瓢。”参见“颜回”。

  • 北酆

    见“北罗酆”。

  • 文泉子

    【介绍】:见刘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