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五十家诗集

唐五十家诗集

合集。明佚名编。一说徐缙编。一百五十卷。此书收唐太宗至权德舆五十家初唐至中唐人诗集,不录晚唐人诗集。各集先赋后诗;诗按体编次,先五、七言古诗,次五、七言律诗(含排律),再次为五、六、七言绝句。所据底本颇多宋元旧椠,少数为明人重刻本,具有较高价值。各集均为明刻铜活字本,分散于国家图书馆、天一阁、杭州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汇为此编,一九八一年影印刊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8月据明铜活字本唐人诗集影印出版,全8册。据徐鹏所撰《前言》云:“此五十种唐人诗集,为铜活字印本,因无印行者姓氏及印书牌记等有关材料,故历来各藏书家多以‘明活字本’著录,而不详其印行年代,甚至竟有认其为宋时印本者”。“《中国版刻图录》则根据其字体纸墨,疑其为弘治、正德年间苏州地区印本。此五十家诗集版式一律,线黑口,单鱼尾,鱼尾下为集名、卷、页,左右双边,每半叶九行,行十七字,版式宽疏,清朗悦目,所收均为初、盛、中唐诗集,无晚唐人作品,作品收诗、赋两部分,先赋后诗,诗歌全部按五古七古五律五排七律五绝、六绝、七绝等诗体排列,全书虽无印行序跋及印行牌记,但可肯定是一部出于一手的大型唐人诗集丛书。”因其所据多为宋元旧本,故资料价值较高。上海古籍出版社将北京图书馆、天一阁、杭州大学图书馆所藏各本加以汇集,影印出版,为唐诗研究者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材料。所收五十家诗集情况如下:《唐太宗皇帝集》2卷,收赋3首、诗67首;《虞世南集》1卷,收赋2首、诗22首;《许敬宗集》1卷,收赋5首、诗21首;《王勃集》2卷,收赋11首、诗29首;《杨炯集》2卷,收赋7首、诗34首;《卢照邻集》2卷,收赋5首、诗85首;《骆宾王集》2卷,收赋2首、诗120首;《李峤集》3卷,收赋1首、诗179首;《杜审言集》2卷,收诗43首;《沈佺期集》4卷,收赋3首、诗135首;《陈子昂集》2卷,收赋1首、诗118首;《唐玄宗皇帝集》2卷,收赋1首、诗43首;《张说之(说)集》8卷,收赋5首、诗297首;《苏廷硕(颋)集》2卷,收赋1首、诗84首;《张九龄集》6卷,收赋2首、诗118首;《孟浩然集》3卷,收诗260首;《李颀集》3卷,收诗113首;《孙逖集》1卷,收赋2首、诗51首;《王昌龄集》2卷,收诗148首;《祖咏集》1卷,收诗32首;《王摩诘(维)集》6卷,收赋1首、诗391首;《高常侍(适)集》8卷,收赋2首、诗242首;《崔曙集》1卷,收诗15首;《崔颢集》1卷,收诗42首;《储光羲集》5卷,收诗227首;《常建集》2卷,收诗58首;《秦隐君(系)集》1卷,收诗39首;《严维集》2卷,收诗61首;《李嘉祐集》2卷,收诗128首;《岑嘉州(参)集》8卷,收诗389首;《包何集》1卷,收诗19首;《包佶集》1卷,收诗36首;《皇甫冉集》3卷,收诗207首;《皇甫曾集》2卷,收诗44首;《顾况集》2卷,收诗77首;《严武集》1卷,诗6首;《郎士元集》2卷,诗63首;《戴叔伦集》2卷,诗130首;《钱考功(起)集》10卷,诗525首;《刘随州(长卿)集》10卷,诗498首;《韩君平(翃)集》3卷,诗56首;《耿湋集》3卷,诗145首;《韦苏州(应物)集》10卷,收赋1首、诗570首;《司空曙集》2卷,诗142首;《李端集》4卷,诗244首;《李益集》2卷,收诗136首;《卢纶集》6卷,收诗315首;《羊士谔集》2卷,诗101首;《武元衡集》3卷,诗181首;《权德舆集》2卷,收赋2首、诗106首。总计收赋57首、诗7292首。

猜你喜欢

  • 崔护

    【介绍】:唐代诗人。字殷功。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北)人,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生卒年不详。崔咸兄。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和中,为户部郎中。

  • 孙海

    【介绍】:见陆海。

  • 青龙寺客

    【介绍】:姓名无考。据载懿宗朝曾至长安青龙寺访知事僧,寺僧不礼待,怒而题诗于寺门而去。《全唐诗》收此诗。

  • 里许

    里边,内中。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 一善自足

    谓具有一种美德就很够了。语本《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晋陆机《嘲褚常侍》:“意充于一善,心盈于自足。”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

  • 尺布谣

    汉淮南厉王谋反,被其兄汉文帝惩治自杀。民间有歌谣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李白《上留田行》:“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 法琳

    【生卒】:572—640【介绍】:唐代高僧。俗姓陈。颍川(治今河南许昌)人。寓居襄阳。少出家于荆州青溪玉泉寺。隋末入关。唐武德初,住京师济法寺。武德四年(621),以太史令傅奕上表请废佛,作《破邪论》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近体诗平仄对仗的格律。指五言诗每句的第一、第三字,七言诗每句的第一、第三、第五字对平仄的要求不严格,即可平可仄;相对而言,五言诗的第二、第四字,七言诗的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严格遵守格律。这只是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介绍】:杜甫《蜀相》尾联。二句对诸葛亮壮志未酬、大业未竟深表痛惜。出师未捷,指诸葛亮“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的理想未得实现就病死五丈原。“英雄”二字,不仅包括作者自己,而且包括

  • 梁文炬

    【生卒】:885—943【介绍】:五代散文家。字德仪。郓州(治今山东东平北)人。后梁时,试太子校书,转秘书郎。历项城令、兖州观察判官。后唐时,佐庄宗养子李嗣源幕,为掌书记。天成初,授右谏议大夫。累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