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郑和

郑和

【生卒】:1371——1435

世称三保太监。云南人。初事燕王,从燕王起兵反朝有功,累升为太监。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中,计二十八年,历事三朝,先后七次率舰队通使“西洋”。历亚非三十余国,最远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为明初盛事。(二六,)


【生卒】:1371或1375—1433或1435

【介绍】:

明云南昆阳人,本姓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一作三宝,世称三保(宝)太监。回族。明初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累擢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永乐三年奉成祖命与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按指南海以西即约自东经110°以西之海洋及沿海地方)。船队由苏州刘家河出海,有船二百余艘,其中极大的“宝船”有六十二艘。人员二万七千八百余人。永乐五年还国。自第一次航行至宣德八年共二十八年间,奉命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卒于第七次航行归途中,一说宣德十年卒于南京。


【生卒】:1371或1375—1433或1435

【介绍】:

明云南昆阳人,本姓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一作三宝,世称三保(宝)太监。回族。明初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累擢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永乐三年奉成祖命与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按指南海以西即约自东经110°以西之海洋及沿海地方)。船队由苏州刘家河出海,有船二百余艘,其中极大的“宝船”有六十二艘。人员二万七千八百余人。永乐五年还国。自第一次航行至宣德八年共二十八年间,奉命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卒于第七次航行归途中,一说宣德十年卒于南京。


【生卒】:1371或1375—1433或1435

【介绍】:

明云南昆阳人,本姓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一作三宝,世称三保(宝)太监。回族。明初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累擢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永乐三年奉成祖命与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按指南海以西即约自东经110°以西之海洋及沿海地方)。船队由苏州刘家河出海,有船二百余艘,其中极大的“宝船”有六十二艘。人员二万七千八百余人。永乐五年还国。自第一次航行至宣德八年共二十八年间,奉命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卒于第七次航行归途中,一说宣德十年卒于南京。


猜你喜欢

  • 元寿

    【生卒】:548-611字长寿,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仕北周位仪同三司。仕隋,历尚书主爵侍郎、基州刺史、内史令、左翊卫将军等职。为人干练廉慎,在官多得称誉。大业七年隋军攻高丽,至涿郡卒。炀帝恸哭。(

  • 李晏

    【生卒】:1123——1197字致美,泽州高平(今属山西)人。皇统中,中进士,为岳阳丞。有才识,世宗召为翰林直学士兼太常少卿。答世宗问,认为县令缺员是因为进士科取士受名额限制,世宗以为然,下令此后取进

  • 嵇永福

    【介绍】:清江苏无锡人,字尔遐,号漪园。顺治十二年进士。康熙间试鸿博未中。选严州府推官,降为历城县丞。有《漪园遗稿》。

  • 焦宝愿

    【介绍】:南朝梁人。早年从张僧繇、谢赫游而未得其传,乃傍求造请偷习其术。工画仕女人物,点黛施朱,重轻不失,时表新意。

  • 纯只海

    散术台部人。初为益都行省军民达鲁花赤。后随从大帅太出攻破徐州,活捉金帅国用安。后镇守怀孟(今属河南)。又代察罕总军河南。1239年被同僚王荣砍断了两只脚,关在一所佛祠中。他妻喜礼伯伦闻讯后,率众救出他

  • 司马遵

    【生卒】:374-408字茂远,司马晞子。初袭封新宁王,后袭父司马晞爵为武陵王。历散骑常侍、中领军,累迁侍中、大将军、太保。义熙四年死,谥忠敬。【生卒】:374—408【介绍】:东晋河内温人,字茂远。

  • 王志道

    漳浦(今属福建)人。天启时为给事中。议“三案”为高攀龙所驳,谢病归。后附魏忠贤,升副都御史,弹劾中官王坤,被罢官。

  • 皇甫徽

    【介绍】:北魏安定朝那人,字子玄。本仕于南朝梁,宣武帝正始二年随妻伯夏侯道迁入魏。道迁上勋书欲以徽为元谋,徽以“本不关预,虽贪荣贵,内愧于心”拒之。后梁州刺史羊祉重其敦实,表为征虏府司马。卒于官。

  • 刘世龙

    即刘义节。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大业末为晋阳乡长。参预李渊太原起兵。唐建任鸿胪卿,改名义节。建议将长安街苑中树木打成薪材换取布帛,朝廷大获其利,因封葛国公。贞观初以罪流放岭南,卒于钦州别驾任上。(

  • 储光羲

    【生卒】:约707—约760【介绍】:唐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玄宗开元十四年进士。任冯翊、汜水、安宜、下邽等县尉。后隐居终南。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迁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