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连良

马连良

1901—1966

京剧表演艺术家。字温如,号古历轩主。北京人。回族。清宣统元年(1909),入“喜连成”(后改名富连成)科班。先习武生,后习老生。1917年出科拜名老生孙菊仙为师,并向贾洪林、刘景然诸名家学艺。与尚小云、朱琴心等名家联班,享誉京城。1930年组成扶风社,于京、津、沪等地演出。吸收余(叔岩)派艺术精华,经过长期艺术实践和改进,发展成独树一帜、风格卓异的“马派”艺术。为余叔岩以后京剧老生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与周信芳齐名,有“南麒北马”之誉。时称“四大须生”之一。不仅唱、念、做全面发展,武功根底亦深厚。嗓音清朗、唱腔委婉,酣畅中见俏丽,细腻中见洒脱,做工潇洒飘逸。重视角色之间的协调合作,并对生角传统技艺不断改进。对服装、化妆、盔头、髯口等,均有革新创造。解放后,1951年组建“马连良京剧团”,曾参加赴朝慰问团演出。1955年与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等组成北京京剧团,任团长。1963年赴港澳演出《赵氏狐儿》、《海瑞罢官》等新编历史剧,轰动一时。1964年参加演出京剧现代戏《杜鹃山》、《年年有余》。历任中国戏剧艺委会委员和福利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文联常委、北京剧协副主席、北京市回民协会理事、中国民盟盟员、北京市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北京市京剧团长等职。代表剧目有《清官册》、《四进士》、《十老安刘》、《赵氏孤儿》、《赤壁之战》等等,所演《群英会》、《借东风》、《铡美案》等已拍成电影。著有《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

猜你喜欢

  • 紫城

    即“羊苴咩城”(890页)。

  • 恒瑞

    ?—1801清宗室、将领。正白旗人。姓爱新觉罗氏。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闲散宗室授三等侍卫。升头等侍卫。四十一年(1776),以副都统衔赴西藏办事。五十一年(1786),改福州将军。次年,率驻防

  • 西宁卫

    明代西北卫所名。元为西宁州,直隶甘肃行省。洪武初废。洪武六年(1373)正月置卫,治所在今青海西宁。初以西宁人、故元甘肃行省右丞朵儿只失结为指挥佥事。宣德七年(1432)十一月,从都督刘昭奏,改为军民

  • 觉罗桂芳

    ?—1814清朝大臣。字香东。满洲镶蓝旗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迁至内阁学士。十一年(1806),入直上书房,历礼部、吏部、户部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迭典顺天

  • 勒都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二十七年(1394)四月,明廷更定番国贡仪,将其列入全国可按定例朝贡的30长官司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与松潘地区十五族长官司一道,

  • 乌孜别克语

    我国乌孜别克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使用人口约1.5万人(1990)。在前苏联境内有1641.4万(1989)人使用这种语言,汉文习惯上把这种语言的名称写作乌兹

  • 后突厥汗国

    古汗国名。指重建的东突厥汗国。唐永淳元年(682),东突厥汗国※颉利可汗之疏属阿史那※骨咄禄集突厥旧部入总材山,据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自称颉跌利施可汗,累年扰唐,并东击契丹、鞑靼,北征九姓

  • 云骑尉

    清代八旗内爵名。乾隆元年(1736)增设的爵秩之一,由※拖沙喇哈番(俗称半个前程)改称为此爵。位列骑都尉之下,恩骑尉(乾隆十六年增设)之上,正五品。参见“拖沙喇哈番”(1365页)。

  • 草塘安抚司

    土司名。明洪武五年(1372)置。隶四川播州宣慰使司。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东北。宣德七年(1432),所属谷撒等41寨少数民族举众反明,为总兵陈怀征服。景泰三年(1452),臻、剖、五坌等地苗民与草塘、

  • 玛尔汉

    1634—1718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兆佳氏。顺治十一年(1654)翻译举人,授工部七品笔帖式,累迁内阁侍读、刑部员外郎。康熙十三年(1674),署骁骑参领,随扬威将军阿密达讨王辅臣。十五年,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