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卡花
毛南族传统花竹帽。亦称顶盖花、花竹帽。流行于广西北部毛南族地区。系用精心挑选的金竹及墨竹破成细篾片编织而成。上面的顶箍缠有黑缎,织有黑边;中间的部分全用竹编织,灿若抹金;底部用墨竹编上4至6层斜“日”字组成的环形图案,整个帽面素雅精致,做工讲究。不透风,不漏雨,是上好的手工艺品。毛南族青年喜欢用它做恋爱定情的礼品,周围的壮、汉民族也把它视为珍物。
毛南族传统花竹帽。亦称顶盖花、花竹帽。流行于广西北部毛南族地区。系用精心挑选的金竹及墨竹破成细篾片编织而成。上面的顶箍缠有黑缎,织有黑边;中间的部分全用竹编织,灿若抹金;底部用墨竹编上4至6层斜“日”字组成的环形图案,整个帽面素雅精致,做工讲究。不透风,不漏雨,是上好的手工艺品。毛南族青年喜欢用它做恋爱定情的礼品,周围的壮、汉民族也把它视为珍物。
唐初分布于漠北诸铁勒部落之称呼。又称铁勒九姓、敕勒九姓、九姓敕勒。九姓构成,史无明文。《唐会要·铁勒传》主要载回纥(鹘)、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览)葛、思结、阿跌、浑、斛萨(一作薛)。《资治通鉴·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语支之一。也有人主张它与彝语支合并,成为缅彝语支。主要分布在缅甸。我国境内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也有少量分布。中国境内缅语支的语言主要有阿昌语、载瓦语。此外,浪速、勒期、波拉等是
西夏官署名。主管宗教事务。有僧人功德司、住家功德司和道士功德司,皆属次等司。以国师或功德司正主其事,下设副使、通判、承旨等。
即“乞儿诺尔”(123页)。
见“铁弗氏”(1877页)。
新朝王莽所立匈奴单于,参见“助”(1068页)、“登”(2307页)。
丁零之一部。因居代郡而得名。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北魏京师所在地,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太武帝拓跋焘徙定州丁零3千户于平城。后可能有一部分随孝文帝南迁洛阳。参见“丁零”(13页)。
书名。贵州地方志。亦称《卫阎本贵州通志》。37卷。清卫既齐(字伯严,今山西临猗人,汉族)修、阎兴邦(字弢中,号梅公,今河北宣化人,汉族)增修。是书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由卫主修,成书36卷;次年阎
唐时龟兹王。王族白姓。武德(618—627)初即位,遣使赴唐朝贡,不久卒,子白苏发叠继位。
书名。又名《皇元征缅录》、《元朝征缅录》。元人撰,不著姓名。此书出自官府档册,载征缅事。《元史·缅国传》即据此稍有增删。载至元八年(1271)至大德五年(1301)八月事。因作于天历、至顺年间(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