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萨
古城名。位于黑龙江中游北岸,即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额木尔河对岸,城东为提咸湾。原为达斡尔族敖拉氏酋长阿尔巴西居地。清崇德四年(1639),索伦首领博木博果尔叛清。太宗皇太极发兵讨伐,城废。顺治(1644—1661)初,沙俄侵略军窃据之,修筑城堡。康熙四年(1665),沙俄改称阿尔巴津。二十三年(1684),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率兵征讨,克复摧毁。二十八年(1689),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其地仍属中国管辖。清末《庚子之变》后,尽为沙俄侵占。
古城名。位于黑龙江中游北岸,即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额木尔河对岸,城东为提咸湾。原为达斡尔族敖拉氏酋长阿尔巴西居地。清崇德四年(1639),索伦首领博木博果尔叛清。太宗皇太极发兵讨伐,城废。顺治(1644—1661)初,沙俄侵略军窃据之,修筑城堡。康熙四年(1665),沙俄改称阿尔巴津。二十三年(1684),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率兵征讨,克复摧毁。二十八年(1689),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其地仍属中国管辖。清末《庚子之变》后,尽为沙俄侵占。
我国自称格曼的僜人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林艺地区察隅县南端与印度接壤的地区,使用人口200多。以察隅县下察隅区巴安通乡穹村的格曼僜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3
?—1309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察合台玄孙,※阿只吉子。以勇力著称。父卒,袭领其军。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铁穆耳汗死,卜鲁罕皇后与左丞相阿忽台谋立安西王阿难答,他受爱育黎拔力八达命,执杀阿
见“突厥语词典”(1760页)。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策伯克多尔济随土尔扈特汗渥巴锡归清,封和硕布延图亲王,授札萨克,建旗。三十七年定牧霍博克萨里(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设4佐领。隶乌讷恩素珠克图北路
刻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定西将军噶尔弼撰文并书。刻于拉萨布达拉东山崖上。碑末由噶尔弼及议政大臣伍格、云南鹤丽镇总兵官赵坤、四川永安协副将岳钟琪共同署名。碑文记述噶尔弼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
?—385十六国时期反抗前秦的义军将领。中山丁零人。义军首领※翟斌之侄。东晋太元九年(384),翟斌为慕容垂所杀后,率部走邯郸,后南下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欲与守卫邺城的前秦苻丕内外相应,共击久围邺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锡伯格图,西接赛音诺颜部中前旗,南临军台,北抵齐克达噶图岭。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三十年(1691),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子班第达额尔德尼纳木札勒归清,授札萨克,建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塔米河南岸。东至哈喇齐老图接本部右翼中右旗界,西至满达勒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界,南至鄂尔浑河接赛音诺颜旗界,北至桑锦陀罗海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未划分佐领。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
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的战役之一。又作“合兰真沙陀之战”。※阔亦田之战后,札木合以及阿勒坛、忽察儿等蒙古贵族投靠克烈部王罕。铁木真怨其盟友王罕收留劲敌札木合,拒绝联姻;王罕忌铁木
?—1697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李佳氏。初任侍卫兼前锋参领。康熙十一年(1672),擢正红旗蒙古副都统。十三年,耿精忠叛,受命率军赴援浙江,听将军拉哈达调遣。后随宁海将军傅喇塔进师台州,初战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