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隆多喇嘛阿旺洛桑

隆多喇嘛阿旺洛桑

1719—1795

清代藏传佛教名僧、学者。藏族。生于西藏东部昌都之温普。7岁入昌都寺出家。至17岁均从父学习文字。20岁赴里塘寺学习因明及内明。24岁赴拉萨,于色拉寺的切巴扎仓求学。从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六世班禅贝丹意希等13位上师学法。一生从事佛学,曾长期隐居聂塘隆多地方岩洞修行,故有隆多喇嘛之称。系佛学大德之一,嘉木样吉美旺波为其弟子。博学多才。有著作22部,收于《隆多喇嘛全集》中,内容丰富,被誉为“小百科全书”。其中ra卷详载西藏佛教诸大德名人生平,为他书所鲜见。

猜你喜欢

  • 也只里

    ?—1307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合赤温曾孙,察忽剌子。至元二十,四(1287),胜纳哈儿因阴结叛王乃颜被夺王爵后,他受封济南王。次年,遭叛党火鲁火孙攻,获土土哈兵援,得免。成宗元贞元

  • 内五鄂托克喀尔喀

    明代东蒙古喀尔喀(罕哈)万户之一部分。亦译称喀尔喀五部或内喀尔喀。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统一东蒙古六万户。不久,达延汗分封诸子,将喀尔喀万户东部地区及属民(即内喀尔喀)封予第六子阿尔楚博罗特(纳

  • 仁懿皇后哀册

    石刻名。为哀悼辽兴宗仁懿皇后的石刻。刻于大康二年(1076)。有契丹小字和汉字刻的各一合。1922年6月21日,比利时传教士克尔文(L·kervyn)于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乡瓦林茫哈地方的辽庆陵的中

  • 达喜穆鲁卫

    见“塔鲁木卫”(2162页)。

  • 射柳

    又作“剒柳”等。辽金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的射箭竞赛活动。源于辽代,《辽史·国语解》:“瑟瑟礼,祈雨射柳之仪,遥辇苏可汗制”。常于行宫或近郊举行,皇帝亦亲莅之,并有专门的大射柳之礼之服。金代,凡重

  • 宮合

    即“合八字”。旧时朝鲜族婚俗。男家求婚时,需把写有姓名、出生年、月、日、时(即“四柱”)的红帖送给女家。女家则以男女“四柱”,对照“五行”推算双方的八字是否合适。如认为合适,则答应联姻。

  • 文绶

    ?—1784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富察氏。雍正十三年(1735),由监生授内阁中书。迁礼部员外郎,改内阁侍读。乾隆十一年(1746),出为甘肃凉州知府。累迁山西布政使。三十一年(1766),因事夺官

  • 罗桑年扎

    ?—1824清代西藏贵族。全称罗桑年扎纳木结。藏族。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之父。西康理塘内都那布村人。其子被确认为达赖喇嘛呼毕勒罕后,清朝按例封其为公爵。噶厦政府照例赐庄园、百姓,成为西藏大贵族之一,

  • 西藏白话报馆

    清代西藏地方之报馆。创刊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驻藏大臣联奏秦准设立,获商上噶勒丹池巴等人赞成。其宗旨以开通风气、增长民智、尚武功、重实业为主。用藏文出版,刊登上谕、奏议及四川、西藏公牍、西藏近

  • 傣拳

    傣族传统民族武术。流传于各傣族聚居区。是傣族男子为防卫和文娱体育活动需要而逐渐形成的。拳法多用下肢力量,矮桩步法,拳架较小,有完备的套路,技法多模拟猿猴、孔雀等动物动作。演练时常以象脚鼓和铓锣伴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