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贤设
见“讷都六设”(921页)。
见“讷都六设”(921页)。
1882—1926民国将领。汉名武万义。内蒙古察哈尔正黄旗人。21岁被诬告,遭清政府地方官吏的九刑,后被释放。1910年在山西太原,受到推翻清政府思想的影响,1911年回乡组织了一支几十人的独立大队,
即“乌尔图绰农河”(350页)。
水族民间传统节日。水族称之为“借卯”。每逢水历十月(农历六月)择卯日举行。着盛装,备佳肴到“卯坡”祭祀祖先,预祝丰收。晚上击铜鼓、皮鼓娱乐。男女青年对唱大歌,通宵达旦。以往从农历六月直到十二月皆过卯节
元代驿站名。俗称“辇路”。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4驿路之一。元朝皇帝每年夏初从大都至上都避暑,多走此道。共18站:从大都出发,经大口(今海淀北境)、黄堠店、皂角(约今太平
即“烘和罗鄂笼”(1927页)。
辽代大臣。字何宁。汉名英。契丹族。史载其为人机辨任气。辽圣宗太平年间,累官安东军节度使,以才能称道。十一年(1031),受召为左祗候郎君班详稳。未几,迁左夷离毕。兴宗时,重熙十年(1041),累迁北院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称多县。藏语称“嘎登郭囊谢舟派吉楞”,意为“具喜显密讲修兴旺洲”。为玉树地区格鲁派大寺之一。宗喀巴弟子代玛堪钦元登巴奉师意,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在原有萨迦派小寺基础上改建为格
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释迦也失的封号。宣德九年(1434),明中央王朝封※释迦也失为“万行妙明真如上胜清净般若弘照普慧辅国显教至善大慈法王西天正觉如来自在大圆通佛”。
位于西藏阿里古格王国首府扎布让,紧靠王宫,是西藏最早的天主教堂。1624年,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安夺德神父等进入西藏后,阿里古格王奉行支持天主教,反对藏传佛教的政策,出资修建此教堂。为修此教堂,古格王下
见“白土城”(5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