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赵式铭

赵式铭

1872—1942

近代白族爱国学者和诗人。字星海,号弢父,晚年自号僒翁。云南剑川县人。自幼聪敏,勤奋好学。及长,关心时事,敢于评论时弊。光绪二十年(1894),至昆明应乡试,因在试卷中放言时务,被贬入副榜(副贡)。二十三年(1897),以同样原因会试落榜。后在家乡任教,担任高等学堂校长,勉励学生立志救国,洗雪甲午战争的国耻。三十年(1904)在丽江创办《丽江白话报》,后又至永昌(今保山)办《永昌白话报》,旋应邀参加创办《云南日报》。利用办报之机,著文宣传救国救民的主张,编写滇剧剧本《苦越南》,愤怒谴责法国侵略者的罪行。宣统元年(1909),被选到北京参加举贡会考,录取后到四川灌县任都江堰治河通判,同时任《成都日报》编辑。辛亥革命后,任蔡锷都督府记室,兼纂《云南光复志》。1917年,随白族政治活动家赵藩去广州,在护法军政府交通部任职,加入柳亚子等人组织的“南社”。1934年前后参加章太炎等人创办的“苏州国学会”。1939年担任云南通志馆馆长,与白族爱国学者周钟岳编纂《新纂云南通志》,先后担任副总纂、总纂。一生著作颇富,已刊行的有《白文考》、《爨文考》、《么些文考》、《考察四川灌县堰利病书》、《云南光复志纪要》中的起源篇、建设篇、西征篇等。还有《希夷微室诗钞》、《睫巢诗稿》、《睫巢诗稿补遗》、《睫巢楹句》、《睫巢文稿》、《睫巢随笔》、《滇志辨略》、《汉书补注》、《弢父六十自述》等均未刊行。其诗文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其史志、考订等对研究云南史、西南民族历史、语言、文字等作出了突出贡献。

猜你喜欢

  • 府户

    见“军户”(925页)。

  • 乃燕

    蒙古国官员。札剌儿氏。国王※速浑察次子。谦和好学。宪宗朝(1251-1259),父逝,蒙哥汗以其兄忽林赤柔弱,不胜任,欲择其袭国王世爵,固辞,拥兄袭位,辅佐兄理事,代行军国事,事无巨细,相互谋议,处决

  • 人八分镇国公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第七等奉恩镇国公的别称和前称。崇德元年,立※镇国公爵。自此时起至十二等封爵施行期间(1636-1747),镇国公一爵,原有入与不入※八分之分。其制以由固山贝子依例降袭镇国公者,皆入

  • 吴提

    ?—444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郁久闾氏,※大檀子。北魏太武帝神䴥二年(429),父因惨败于北魏发疾而卒,在危难中继可汗位,号“敕连可汗”(意为神圣之王),被迫采取南和北魏,另图复兴之策。

  • 富宁安

    ? —1728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富察氏。大学士阿兰泰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侍卫任参领,兼管火器营。后官都统。四十六年(1707),授都察院左都御史,兼仓场侍郎。任内,请于大通桥复设满汉

  • 龙崩达把朗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又称龙崩崩路,意为“高骨头”、“白骨头”,旧时珞巴族区分等级的俗称。与※“龙崩阿札拉”(黑骨头)相对称。凡没有沦为奴隶,没混入低贱血统或没有违犯过氏族外婚禁忌的氏族成员,例如

  • 赛里斯人

    古代希、罗马人对中国人的称谓。见于公元前后至六世纪欧洲历史文献中。原意为“丝绸生产者”。一般认为,其派生于ser、serikon与ser-icum。

  • 匈奴使用的一种兵器。《汉书·匈奴传》:“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铤。”颜师古注称:“铤,铁把小矛也,音蝉。”

  • 浑巴什

    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即今新疆阿克苏县南浑巴什。清代为阿克苏所属回庄,设有军台(军方驿站)。

  • 摩尼教

    古代波斯宗教。又称末尼教、牟尼教、明教、明尊教。公元3世纪时波斯人摩尼(216—227)创立。是在袄教二元论基础上,吸收基督教、佛教、诺斯替教等教义而形成的。崇拜四大尊严。奉《彻尽万法根源智经》、《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