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詹彬

詹彬

清朝诗人。字舜辑,号玉亭。安徽宣城(今宣城县)人。回族。幼年贫苦,随父就读古寺中。雍正五年(1727)为荐举,授贵州镇远知县,署印江县事。督管军务,惩办贪官豪绅,排解汉苗纠纷,安抚苗民,深得民心,升大定府(今贵州大方县)通判。后历任贵州黎平府(治今黎平县)、湖北归州(今秭归县)、山东武定府(治今惠民县)等知府或同知,所到之处,治内肃然。70岁时告归故里,与老友张宛东、梅菜园等六七人结诗社,游宴唱和于香山洛中。乾隆十八年(1753)郡守稽公、邑侯贵公,举乡为之贺寿。寿85岁终。工诗,善属文。其诗文一宗唐宋,旁及四六小令。又擅书画,其书画无不。著有《黔中吟》、《归田晚稿》。

猜你喜欢

  • 特米

    小木筏。达斡尔语音译。旧时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达斡尔族地区水上交通工具的一种。用碗口粗的树杆编排而成,主要用于江河上摆渡。

  • 锁南普

    见“何锁南普”(1087页)。

  • 血缘婚

    具有血缘关系之同辈男女互为夫妻的婚姻形态。由美国学者摩尔根依据夏威夷亲属制度首先提出的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有规范的婚姻,其典型形式为一对配偶的子孙,每一代均互称兄弟姐妹,并互为夫妻。即祖父母及其从、表兄弟

  • 福圣宝钱

    西夏钱币名。铸于夏毅宗福圣承道年间(1053—1056)。铜质,小平钱,穿上穿右“圣福”2字,为年号福圣承道圣字升书;穿下穿左为宝钱2字。

  • 乞袁氏

    见“高车十二姓”(1919页)。

  • 圣祖御制沪定桥碑记

    碑铭。康熙四十年(1701),清军平定驻打箭炉营官喋巴昌则集烈之乱后,提督岳升龙奏请于泸水旧渡口建铁索桥,四十五年(1706)桥成,四十七年康熙帝赐名泸定桥,并亲自撰文,勒石树碑以纪其事。碑文载《卫藏

  • 六月六节

    参见“更六兀”(1048页)。

  • 农政院

    见“大司农司”(92页)。

  • 托新卫

    见“塔赛卫”(2159页)。

  • 玉木种

    托忒语,音译意,为“冬牧场”,又称“冬窝”。流行于青海、新疆等卫拉特蒙古游牧地区。多设于背风向阳水源充足之山谷。牧民多于每年九月进入冬牧场,以个体或阿寅勒方式放牧。次年三月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