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国子学

蒙古国子学

元代学校名。隶蒙古翰林院,秩正七品。世祖至元六年(1269),颁行八思巴蒙古新字,诸路置蒙古字学。八年,于京师中都(今北京)立蒙古国子学。选随朝蒙古、色目、汉人百官及怯薛(禁卫军)官员子弟入学受教。初无定员,成宗大德十年(1306),定官给廪膳者60人。武宗至大二年(1309),增伴读40人。仁宗延祜二年(1315),增至生员100人,其中蒙古50人,色目20人,汉人30人,实际就学者不下二三百人,后定额150人。庶民子弟只能陪堂听学。初置教官5员,以教习事繁,增设学正、学录,后定置博士、助教、教授、学正、学录各2员,以掌教习。以蒙古文译写之《通鉴节要》等为教材。学制二三年,结业后,策题试问,量才授官。

猜你喜欢

  • 四道沟遗址

    位于今新疆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西约10公里的天山脚下。面积约一万平方米。遗址存房址、灶坑、墓葬。1977年发掘其中6座古墓葬,约200平方米,出土遗物100余件,有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石器中磨制石器

  • 伊实卫

    见“益实卫”(1945页)、“亦实卫”、“你实卫”(1095页)。

  • 世良

    见“耶律世良”(1308页)。

  • 抚冥镇

    见“六镇”(328页)。

  • 老小营

    即“奥鲁”(2252页)。

  • 鲁日歌乐舞

    达斡尔族的传统舞蹈。达斡尔语音译。“歌乐”亦译作“格勒”。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的达斡人称之为“哈库麦”。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粗犷、奔放,表现狩猎生活是其特点。多在春节和农闲季节晚上于宽敞的屋内

  • 元树

    485—532北魏宗室。字君立,或曰秀和。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孙,咸阳王禧子。仕魏为宗正卿。史称其善吐纳,兼有将略。梁天监八年(509),投奔梁,封魏郡王,改邺王,食邑2千户,拜散骑常侍

  • 佤德昂语支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语支之一。包括佤、德昂、布朗3个语言。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潞西、瑞丽、沧源、西盟、孟连、澜沧、双江、耿马、永德、镇康和勐海等县,使用人口449716人(1990)。在国外主要分

  • 兀狄哈

    见“窝集部”(2297页)。

  • 麻耳亦囊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位下。明《边政考》作马儿黑纳。《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作玛尔噶朗,是浩罕国四名城之一,为该国故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马尔格兰。乾隆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