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萧胡覩

萧胡覩

?—1063

辽臣。字乙辛。为辽太祖淳钦皇后弟※萧阿古只六世孙,丰国王※萧孝友子。史载其口吃,眼斜,卷发,伯父孝穆见之曰:“是儿状貌,族中未尝有。”及壮,魁梧桀傲,好扬人恶。 (《辽史》卷114)兴宗重熙年间,为祗候郎君。寻迁兴圣宫使。与辽圣宗二女、秦国长公主岩母堇婚,授驸马都尉。后以失谐离异。复尚齐国公主。为北面林牙。道宗清宁年间,历北、南院枢密副使,代族兄术哲为西北路招讨使。时见权臣萧革嫉术哲,乃顺革意阴告术哲私借官粟,致使术哲获罪。为求升迁,岁时献遗珍玩、畜产于革,二人密交有甚。继擢同知北院枢密事。清宁九年(1063)七月,参与皇太叔耶律重元叛乱,与重元子涅鲁古胁弩手军围道宗于滦河(今内蒙宁城西南)行宫。是夜,拥重元称帝,自为枢密使。黎明开战,被创,单骑遁至十七泺,投水死。五子皆被诛。

猜你喜欢

  • 布㽘

    傣语音译,又称老㽘、㽘头。解放前云南德宏傣族土司辖区内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㽘”的首领。由土司委派,不世袭,执行土司命令,管理㽘内行政事务,通过下

  • 西域番国志

    书名。一作《使西域记》。明陈诚、李暹撰。1卷。永乐十二年(1414)正月,中官李暹、吏部员外郎陈诚奉命出使哈烈(赫拉特,在今阿富汗西北部),次年十月还,所历凡17国。就所见山川、人物、风俗,按国别记述

  • 大夏国

    参见“西夏”(691页)。

  • 瞎里尀

    见“辖里尀”(2445页)。

  • 飞歌

    苗族山歌。男女青年对唱的一种情歌。因歌声高亢,乐曲婉转,能传声较远而得名。可独唱或合唱。流行于黔东南地区,尤以台江地区的飞歌享有盛名。今已成为苗族音乐代表曲调之一。

  • 太和城

    古城名。一作大和城。遗址在今云南大理旧县城南15里点苍山脚下,太和村之西,东临洱海。“夷语山陂陀为‘和’,故谓大和。”原为河“蛮”所居。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南诏王皮逻阁(蒙归义)逐河“蛮”,夺据

  • 耶律

    契丹语。契丹族姓氏之一。《契丹国志·族姓原始》称:“契丹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开国后,皇族以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出生地著姓,原大贺氏、遥辇氏的契丹人,也以耶律为姓。据《新五代史·契丹传

  • 授时历

    元代郭守敬等天文学家编制的历法。元初承用《金大明历》,以该历浸差,与天象不符,至元十三年(1276),朝廷设立太史局(后改称太史院)以制订新历。参与修历者有都水少监郭守敬及许衡、王恂等。根据郭守敬主张

  • 席宝田

    见“咸同起义”(1617页)。

  • 韩炳

    ?—1736清代撒拉族土司。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守备、都司。雍正元年(1723),从征阿尔加囊��有功,翌年,从征卓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