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

1587—1632

后金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第五子。母富察氏。与德格类(太祖第十子)、莽古济格格同出。明万历四十年(1612),从太祖征乌拉部,克6城,多立战功。四十三年(1615),八旗制度初建,为正蓝旗旗主贝勒。翌年,后金建国,授和硕贝勒。与代善、阿敏、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以序次第三,俗称“三贝勒”,参预国政。天命四年(1619),参加萨尔浒及平叶赫之战。五年,从太祖追击明总兵李秉诚等至浑河。十年(1625),统兵克明旅顺口,继援蒙古科尔沁部抗击察哈尔部林丹汗侵扰。十一年,从太祖伐蒙古巴林,夜渡西拉木伦河进击。天聪元年(1627),攻明右屯卫,护塔山粮运。三年,从皇太极征明,途经青城(今呼和浩特),力主回师,不欲进战。后从众议,入明边境,克汉儿庄,击明总兵赵率教于遵化,进逼北京,与袁崇焕等军激战于广渠门。五年,围攻大凌河城,率巴牙喇兵策应于城南,败明总兵吴襄援军,擒监军道张春等。十月,以本旗兵伤亡过重,要求撤回,与皇太极口角,“御前露刃”,以罪革贝勒,夺5牛录属员,罚银万两。翌年,从太宗讨察哈尔林丹汗,攻明大同、宣府。十二月,以暴疾卒。九年,为属员冷憎机讦告,曾与同母弟德格类、妹莽古济格格,私造金国皇帝印,图谋不轨。追削封爵,除去宗籍。正蓝旗并入皇太极旗属。

猜你喜欢

  • 固山贝子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第六等之称。满语。入※八分。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九等封爵,以列第四位。顺治六年(1649),增定为十爵,位次仍旧,定贝子之子降封镇国公。十年(1653),增列为十

  • 涑州

    渤海王国置。因地近涑沫江(一作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而得名。为渤海三独奏州之一。州治故址皆认为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有具体说其在市北乌拉街西土城子)。辽灭渤海后,其民被迁居辽东半岛,仍以原州名置州统之

  • 白子国

    云南古国名。简称白国,亦称白崖国。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时今白族张氏始祖位果建于益州郡白崖(今云南弥渡县红崖)。三国时龙佑那改名“建宁国”。唐初张乐进求让位于南诏乌蛮蒙氏,共传33代。

  • 候其伏代库者可汗

    即“那盖”(928页)。

  • 卢业勒部

    见“诺雷部”(1953页)。

  • 大月氏

    西域古国名。西汉文帝(前180—前157年在位)初年西迁之月氏所建。时月氏迫于匈奴冒顿单于的攻击,自敦煌、祁连间迁至塞种地区(今新疆伊犁河流域一带)。文帝后三年(前161)前后,复遭匈奴老上单于与乌孙

  • 辽史拾遗

    书名。清厉鹗撰。共24卷。初刻于乾隆八年(1743)。鹗,字太鸿,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作者引用史书、方志、碑刻等358种,仿裴松之注《三国志》体例,竭生平之力,对《辽史》详

  • 末只

    见“耶律抹只”(1314页)。

  • 饶绛巴桑结贝

    1411—1485明代藏传佛教名僧。萨嘉派大德※绒敦玛微僧格之弟子。因博通众多佛典,故称“饶绛巴”(意为博通经论者),是后,藏传佛教称博通佛典者为“饶绛巴”,成为学位名。明正统十四年(1449),创建

  • 施秉县

    县名。位于贵州东南部。元朝时,置偏桥中寨蛮夷军民长官司、德胜寨偏桥四甲等处长官司、施秉前江等处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以偏桥中寨故地置偏桥长官司,以施秉前江故地置施秉蛮夷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