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明安部
蒙古部名。又作毛明安。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十四世孙锡喇奇塔特号土谢图汗,有子三,游牧于呼伦贝尔,均号阿噜蒙古。其孙车根始称所部为茂明安。后金天聪七年(1633),率众千户归附后金,康熙三年(1664),编为一旗,授车根子僧格札萨克一等台吉掌旗。牧地在爱布哈河源,约当今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隶乌兰察布盟。康熙、雍正年间,该部屡应征派兵随清军剿吴三桂,征准噶尔部噶尔丹、噶尔丹策凌。
蒙古部名。又作毛明安。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十四世孙锡喇奇塔特号土谢图汗,有子三,游牧于呼伦贝尔,均号阿噜蒙古。其孙车根始称所部为茂明安。后金天聪七年(1633),率众千户归附后金,康熙三年(1664),编为一旗,授车根子僧格札萨克一等台吉掌旗。牧地在爱布哈河源,约当今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隶乌兰察布盟。康熙、雍正年间,该部屡应征派兵随清军剿吴三桂,征准噶尔部噶尔丹、噶尔丹策凌。
藏语音译。又称营官。原西藏地方政府宗(相当内地县)级地方行政官员。始设于元明之际。根据《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清代由噶厦从贵族中提名,经驻藏大臣审查委派,受基巧节制。分大、中、小、边宗诸等次,由五
西夏晚期大臣。党项人。远祖系鲜卑人。襄宗时为太傅。应天四年(1209)蒙古主成吉思汗攻西夏时,守斡罗孩城(今属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巷战时被俘。
见“敌烈部”(1882页)。
东北地区渔猎民族秋季狩猎活动的统称。农历八月是鹿的发情期,猎手在此季节常用吹“乌力安”(鄂伦春语,意为“鹿哨”。赫哲语称“乌日鸦库”)诱雄鹿前来以便猎捕,因又称这一时期为打“叫鹿尾期”(一作“叫鹿围”
唐代南诏行政衙署名。为中枢※九爽之一。“爽”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省”或后来的“部”。《新唐书·南蛮传》谓:“引爽主客”,即执掌招待、迎送宾客事务,类似近代的外交部礼宾司。主官由最高军政要员※清平官、酋望
书名。游桂日记。1卷。明岳和声(今浙江嘉兴人,汉族)撰。万历三十九年(1611),作者出任广西庆远府(治所在宜山)知府,内心异常矛盾,谓庆远“僻在炎徼,璟(今水族)、侗、仡佬之与处,或谓不堪而心安之”
突厥文碑铭。1900年在今蒙古国北部苏吉大坂附近发现。共11行。为回鹘汗国灭亡(840)后不久建立。碑主自称黠戛斯人之子,官号为裴罗·骨咄禄·牙尔干。现有耿世民和李经伟两种汉文译本。
?—907渤海国第十四世王。一作大璋瑎。唐乾宁元年(894,一说为景福二年,893),前王※大玄锡死,继位。次年十月,受唐册封。在位时,先有王子大封裔朝唐,与新罗使节在朝会上争座次,唐昭宗裁定新罗居上
1814—1849清代诗人。字树堂。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人。回族。系诗人萨察伦之子。一生命运多舛。幼年丧父母。家境贫寒。秉承家学,以诗会友,毕生倾注诗学。工诗。作品多抨击时弊,感叹当权昏庸,抒发怀才
?—635唐初吐谷浑可汗。又作慕容顺光。慕容氏。※伏允子。隋大业元年(605),入质隋都长安,拜金紫光禄大夫,久不得归。“长自中土,幸慕华风”。五年(609),父伏允为隋所败,逃往西夏后,一度被炀帝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