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溥仪

溥仪

1906—1967

清朝末代皇帝。1908—1911年在位,年号宣统。满族,爱新觉罗氏。字浩然,西名亨利·溥仪。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即位,时年仅3岁,由父载沣监国摄政。宣统三年(1911),爆发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次年,退位。根据《优待皇室条件》和《清(皇)族待遇之条件》,清帝不废“尊号”,仍留居紫禁城。1917年,张勋率兵进京,赶走总统黎元洪,拥其复辟,第二次称帝,仅12天即失败。其间,发出谕旨数十道。1924年,被冯玉祥将军驱逐出宫,帝号被废。不久,避居日本驻华使馆。3个月后,在日本保护下住进天津日本租界。在天津7年中,进行大量复辟活动。1931年底,在侵华日军策划下潜往东北,在长春建伪“满洲国”“执政”,年号大同,改长春为新京。1934年3月1日,登报称帝,年号康德,定都长春。1935年,东渡日本,答谢酬恩,会见天皇裕仁,参拜神社。1940年,在日本关东军策划下二次访日。1945年日本投降后,逃往日本,途中被苏联红军俘获。1950年8月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入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回京。次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工作。1961年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1964年任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7年卒于京。著有回忆录《我的前半生》。

猜你喜欢

  • 贵德

    地名。东晋末吐谷浑筑浇河城于此。后凉吕光时曾设浇河郡。元至元间设贵德州,属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明洪武三年(1370)置归德千户所(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属河州卫,隶陕西行都司。清乾隆中改置归德县。四十

  • 南蛮

    见“蛮”(2272页)、“荆蛮” (1583页)、“蛮方”(2272页)。

  • 宣慰同知

    官名。职位仅次于宣慰使,在少数民族地区授任土官,在宣慰使缺员时,则承担宣慰司的全部事务,起宣慰使作用。元代秩从三品,明代正四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 古雷寺

    黄帽派喇嘛庙。藏名“盖丹培吉楞”,意为“黄教兴旺寺”。相传13世纪时桑丹仁青创建。为近代佛教大师喜饶嘉措(1883—1968)出家之寺。规模比文都寺略小,占地45亩。有大经堂、“罗汉庙”等大小佛堂7座

  • 刘阏陋头

    晋代铁弗匈奴首领。又作刘阏头。※刘虎子,※刘务桓弟。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356)正月,兄卒,嗣位,密谋举兵反代。二月,闻代王拓跋什翼犍引兵西巡,惧,受招谕归降。升平二年(358),因部众多叛离,惧而东

  • 布四麻

    元世祖朝蒙古牧民起义首领。详见“当先别乞失”(764页)。

  • 石堪

    ?—333十六国时期后赵将领。原为田氏子,以功被后赵主※石勒收为养子,遂从石姓。太和元年(328),统兵攻晋豫州刺史祖约于寿春,屯师淮上,收降晋龙骧将军王国、南阳都尉董幼,破寿春,迫祖约奔历阳,掠寿春

  • 清宁

    辽道宗孝文皇帝耶律洪基年号。1055—1064年,凡10年。

  • 长孙绍远

    西魏、北周大臣。字师,少名仁。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北魏太师、上党王长孙稚(承业)之子。雅好书史,晓乐律。初任司徒府参军事。后以别将讨平河东蜀薛,封东阿县伯,累迁司徒右长史。及孝武帝西迁,随父奔赴,

  • 洛都

    地名。因地有洛都谷而得名。在今青海乐都县北。东汉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马武至金城閤门县(今兰州广武县西南)与羌人战。永平元年(公元58年),又率军与羌人战于此,为羌人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