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渔箔

渔箔

京族渔民的主要捕鱼工具。流行于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山心、巫头岛一带。传说200年前就已使用。用木条和细竹蔑在浅海滩上围插而成。结构分头、身、尾三部分,形状似龙虾,头大,身细长、尾圆小。头部宽大,伸向海岸围成一个空间,称“篱构”;尾部有三个连接成螺卷状的节,叫“箔漏”。“篱构”与“箔漏”连接的地方叫“疏篱”。涨潮时,鱼群游向岸边,退潮时,渔群顺水而下进入箔内。渔人用网捕捞即可。一所箔地需要大小木条1—2万,竹子几百支,藤条2—3千。年捕鱼量2—3万斤。因成本大,多数渔民无力制做,只能从富裕人家处租借。

猜你喜欢

  • 在官闲田制

    辽代募民耕种闲散土地的一种制度。统和十五年(997),辽募民耕种滦河流域的空旷土地,十年内不交租税,是为在官闲田制。

  • 宝义

    西夏末主南平王李��年号。1226—1227年,凡2年。

  • 马昂夫

    见“马九皋”(160页)。

  • 福禄

    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旺察氏。自护军校累迁福建建宁镇总兵、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宣化、广东右翼诸镇总兵、正蓝旗汉军副都统。乾隆二十三年(1758),授参赞大臣,驻乌里雅苏台(今蒙古扎布哈朗特)。受命将索

  • 相儿加思

    1267—1314元代乌思藏高僧,成宗、武宗、仁宗三朝帝师。一作相加班。出身于萨迦之东院。帝师※乞剌斯八斡节儿之侄。曾任萨迦寺堪布。元大德九年(1305),帝师辇真监藏卒,元成宗封都家班为帝师未能就任

  • 嵬名山

    又名赵怀顺。西夏宗室。党项羌族。毅宗时官左厢绥州监军,因与毅宗李谅祚有隙,宋将种谔乘间诱降。拱化五年(1067)先收降其弟嵬名夷山,继赂其从吏李文喜,率军猝围其帐,被迫降宋朝。后受种谔派遣率新附百余人

  • 安顺府志

    书名。贵州地方志书。清常恩(时任安顺知府,长白县,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主纂,邹汉勋(时为安顺府廪膳,湖南新化县人)、吴寅邦(时为直隶州判,广西永宁州今属永福县人)协修。道光二十九年(1849)始

  • 汗血马

    见“天马”(216页)。

  • 移地健

    参见“英义建功毗伽可汗”(1339页)。

  • 翁牛

    见“罔留”(14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