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毌丘俭讨高句骊

毌丘俭讨高句骊

三国魏对高句骊的一次反击战。魏正始三年(242)始,高句骊东川王忧位居(汉文献皆作其父位宫,此据《三国史记》)屡侵扰辽东郡西安平县(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叆河尖古城),幽州刺史毌丘俭于正始五年(一作六年或七年)督诸军步骑万人出玄菟郡,从诸道往讨之。东川王率步骑2万逆战于沸流水(今浑江)上,胜;复战于梁口(今浑江入鸭绿江处,一说为梁水之口,梁水为今太子河),又胜,遂骄,进军击俭,俭率众决死而战。高句骊军屡受挫,大溃,死者1万8千余人,东川王仅率千余骑奔回王城。冬十月,俭军攻陷高句骊王城丸都城(故址为今吉林省集安县城西侧山城子),东川王逃奔南沃沮,至竹岭,军士奔散殆尽,仅携妻子逃窜北沃沮,俭命玄菟太守王颀穷追,“过沃沮千有余里,至肃慎南界”始返(《三国史记》记载与此异,谓有高句骊东部人纽由,诈降,于南沃沮地刺杀阵前魏将,魏军乱,东川王分军三路击退魏军,复国)。六年,俭旋师,刻石记功,刊丸都之山(1904年,此碑在辑安县治西北90里之板石岭西岔出土,已断残)。俭还于其地督军民“穿山灌溉,民赖其利”。

猜你喜欢

  • 恩萨·罗桑顿珠

    1505—1566即三世班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名僧。藏族。生于后藏恩萨(今日喀则境内)。索南多吉之子。自幼崇敬释迦宗喀巴,8岁便自披白绸单,挂项珠,独自跌坐月下。明正德十年(1515),从大德札

  • 杨奇混

    即“杨奇鲲”(974页)。

  • 喻寒波掣逋

    藏语音译,意为“整事大相”。吐蕃官名。《新唐书·吐蕃传》谓:“又有整事大相,曰喻寒波掣逋。”职司同唐之“谏议大夫”,即对圣谕提出意见,以便使经修正之旨意和政令下达。一说其职责相当于唐之“监察御史”或“

  • 按赤带

    蒙古国大将。又译按只带、按只台、按只吉歹、阿勒赤歹等。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合赤温之子。勇谋善断,自幼从成吉思汗征战。宋嘉泰三年(1203)侦知克烈部王罕军来袭,预告铁木真(成吉思汗)为备,并随军击

  • 舒兰

    1653—1720清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纳喇氏。初任理藩院笔帖式。康熙三十四年(1695),迁主事。三十八年(1699),随侍郎满丕等招降巴尔湖3千余人,安置察哈尔游牧地,编隶佐领。三十九年(170

  • 飞牙喀

    见“费雅喀”(1771页)。

  • 小解朱留王

    即“小兽林王”(152页)。

  • 文麟

    ?—1876清朝将领。字瑞圃。满洲正蓝旗人。兀扎拉氏。道光二十二年(1842),考取内阁中书,迁侍读。咸丰八年(1858),官甘肃兰州道,调镇迪。同治四年(1865),参与镇压回民反清斗争,坐擅离职守

  • 克哷克雅克伯克

    参见“克勒克雅喇克伯克”(989页)。

  • 苏尼特右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部。牧地东界苏尼特左翼旗、西界四子部落,南界察哈尔镶黄旗,北界大漠。元为兴和路地,明为成吉思汗后裔所居,至库克齐图墨尔根台吉,号所部曰苏尼特。再传至绰尔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