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
清代纳西族散文家。字东阳,号竹塘。云南丽江大研里人。嘉庆十二年(1807)举人,官湖北天门、潜江、谷城、黄梅等县知县。任内疏导江流、修堤等,有政绩。工诗,尤以散文出众。著有《四不可斋》文集,写有游记、杂记、论著等,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立言精当,论述有据,下笔流畅,深得士林叹服。在留存的数十篇文章中,有近30篇分别收入云南丛书《滇文丛录》和《丽郡文征》。
清代纳西族散文家。字东阳,号竹塘。云南丽江大研里人。嘉庆十二年(1807)举人,官湖北天门、潜江、谷城、黄梅等县知县。任内疏导江流、修堤等,有政绩。工诗,尤以散文出众。著有《四不可斋》文集,写有游记、杂记、论著等,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立言精当,论述有据,下笔流畅,深得士林叹服。在留存的数十篇文章中,有近30篇分别收入云南丛书《滇文丛录》和《丽郡文征》。
四川永宁宣抚司(治今叙永县永宁河东)女土官。明正德十五年(1520),在贵州参政傅习、都指挥许绍指挥下,讨平僰人之乱,擒首领阿又磉等43人,斩119级。
1895—1927蒙古族早期革命者。字辉庭。蒙古名谦登若宪。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人。23岁到北京蒙藏学校读书。1920年参加李大钊等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蒙藏学校
藏语音译。“科巴”意为“需要的人”;“科巴尼亚”意为“间日需要的人”,解放前四川省甘孜藏族地区对※“科巴”等级中的有期科巴的称谓。多来源于外来的逃亡农奴、奴隶、破产牧民及解除差巴(支差的人)身分者,也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西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升黑水厅置。治所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辖域南北660余里,东西660余里。东界海龙府拜泉县,西接札赉特旗,南邻安达厅,北连西布特哈。虞、夏、商、
见“撒苏”(2491页)。
1302—1364元末乌思藏地方统治者,帕木竹巴政权创建者。出身于朗氏家族。幼出家为僧,从师受戒,修习噶举教派教法,14岁,受帕木竹(元代文献作伯木古鲁)巴万户长遣往萨斯迦寺学法,深得座主达尼钦波宠信
官名。元代始置。为安抚使属员。明代为世袭土官,秩正七品。清代多被精简。参见“安抚使”(908页)。
西部喀喇汗王朝可汗。河中地区(今阿姆、锡尔两河间地)征服者※纳赛尔·阿尔斯兰伊利克之子。初号贝里特勤。原遭※阿里特勤诸子囚禁,1038年逃脱,以武力夺取河中地区。1039年击退伽兹纳王朝的进犯,声威大
即“鸿台吉”(2117页)。
参见“熬茶拜唐阿”(24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