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红光

李红光

(1910或1906—1935) 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族抗日英雄。又名李弘海、李义山。生于朝鲜京畿道龙任郡丹参洞一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全家迁居我国吉林省伊通县留沙咀子屯。为人沉默寡言,天资聪颖,习日语与汉文皆仅一年,即会说日语和读一般汉文书。少年深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知事后觉悟迅速提高,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活动。1927年加入农民同盟和青年同盟,1930年在伊通县三道沟参加中国共产党。1931年任中共伊通、双阳县特别支部组织委员,1932年被选为盘石中心县委委员。“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寇殖民地,根据党组织决定,1931年组织赤卫队;1932年与杨君武创建盘石游击队,任队长,积极开展对日武装斗争。旋组织盘石县蛤蚂河子一带朝、汉各族农民两次暴动,为发展和扩大抗日武装奠定了群众基础。所组建的盘石工农义勇军,为创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准备了骨干。是年11月,工农义勇军改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游击队教导队政委,率部创建了方圆100多里的玻璃河套抗日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参谋长,佐师长兼政委杨靖宇策划抗日。第一军于1934年成立后,任第一师师长,率师进入鸭绿江流域。1935年5月,在兴京(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橙厂东面老岭与日伪军战斗中,胸部中弹,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牺牲。

猜你喜欢

  • 清真学社

    近代回族学术团体。1917年,由京师第一两等小学堂张德明等发起创立。社址在牛街清真寺。以阐明学理,研究学术为宗旨。设社长1人、综理一切,干事4人,辅助社长,分担社务。曾立有《规约》(章程)10条。一般

  • 皮朗古城

    又称哈拉墩。位于今新疆库车县城东。为汉龟兹国都城延城、唐龟兹国都城伊罗卢城遗址,唐安西都护府治所。城周约7公里,城垣近方形,残垣东、南、北三面断续尚存,分别长约1446米、1809米,高2米至7米不等

  • 刘三妹

    即“刘三姐”(861页)。

  • 迈玛第敏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乌什人。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噶岱默特孙,※阿布都喇璊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平定布拉呢敦、霍集占叛乱,授二等台吉。四十一年(1776)父死,受命袭公品级。越二年

  • 天籁集

    书名。金末元初人白朴(1226—?)所撰散曲集。凡两卷。朴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生长于朝代更迭之际,流离窜逐,与父相失,被元好问收养成人。后徙家金陵(今南京),从诸遗老放情山

  • 奥伦博如坎

    鄂伦春语音译,“奥伦”意为“仓库”,“博如坎”为“神”之意,指主管仓库的女神或北斗七星神。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传说,从前有一对夫妻,妻子受虐待,无奈,骑马逃跑,路过娘家仓库,想取点食

  • 慕容暐

    350—385十六国时期前燕国君。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字景茂。※慕容第三子。初封中山王,后立为太子。晋穆帝升平四年(360),父死,即皇帝位,改元建熙。屡与东晋交

  • 诺鲁孜

    见“诺劳孜”(1954页)。

  • 马世焘

    1809—1875清代教育家、诗人。字鲁平。甘肃皋兰县人,回族。咸丰五年(1855)中举。同治初,议叙五品衔,铨四川绵竹知县,辞不就。以绩学能文,先后被聘为皋兰书院、兰州府立五泉书院山长。授徒数十年,

  • 赵枢勷

    清初甘肃临洮藏族土司,※赵师范长子。顺治十六年(1659),袭父临洮卫指挥使职,管理土司事务。任职不久,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