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普标语

普标语

我国云南少数彝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分布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铁厂乡和与之毗连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部的部分村庄中。普标人口不多,在国内约300余人,在越南仅150多人,他们大都会说汉语西南官话,有些人还会说壮语或苗语。普标语内部一致,彼此都能通话。铁厂乡洞渡村普峰寨的普标语有48个声母和140个韵母。多数元音都有长短的对立,其中前a、后a是对立的音位,且各分长短;i、u、щ除了单纯的长、短对立外,还有带过渡音的韵母;塞音韵尾除一p、—t、—k外,还有—?;有5个舒声调和两个促声调,还有一个变调和一个轻声调,故普标语是本语支中语音结构最复杂的语言。从词的结构来看,除常见的单音词和双音节的合成词外,带前缀的词也相当多,带不带前缀或带不同的前缀都可以区辨词义。普标语的词类没有表示性、数、格、体、式、态等范畴的标志和词形变化。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主要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一般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表示数量的定语在主语、宾语的前面,其他定语多在主语、宾语的后面,在多重修饰结构中,指示词总是在最后;表示时间的状语放在谓语或整个句子的前面,其他状语在谓语前、后的都有,在前的多为汉语借词,在后的大都是固有词,普标语的否定副词都放在谓语的前面,这点与仡佬语、拉基语和布央语不同。普标人传说他们的祖先住在广南府普梅大洞(今属富宁县),后来才陆续迁往麻栗坡和越南边境的。从普标语和布央语共同的特点比较多,它们都保留了—p、—t、—k等塞音韵尾,同源词也稍多等情况来看,普标人和布央人过去可能有过较多的接触。

猜你喜欢

  • 咒羊

    西夏党项族出兵前卜法一种。夜间对羊焚香祷祝,再烧谷火散布于僻静处,次日清晨杀羊,剖视肠胃,若畅通则出兵无阻;羊心有血,则不吉。

  • 高祥

    即“高泰祥”(1916页)。

  • 和林格尔厅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南部,邻接山西省。明置玉林、云川二卫,后为蒙古西土默特所据。清并漠南蒙古后,于康熙中(1662—1722)在境内置驿站曰“二十家子”,蒙古语称“和林格尔”。乾隆元年(

  • 查喀尔萨雅克部

    见“察哈尔萨雅克部”(2480页)。

  • 铁穆耳

    1265—1307元朝第二代皇帝。又译铁木耳。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次子※真金太子第三子。蒙古语尊称完泽笃皇帝。至元二十四年(1287),从世祖征叛王乃颜有功。翌年,受命抚军讨乃颜党合丹、火鲁火

  • 笃其卓

    见“卓其笃”(1382页)。

  • 拔实

    1308—1350元朝大臣。字彦卿。蒙古克烈氏。居大都(今北京),元统元年(1333),授燕南宪佥,累迁翰林直学士、吏部尚书、浙东廉访使,改大都路达鲁花赤。至正五年(1345),奉命巡抚江南湖广道,纠

  • 海邻

    见“耶律迭里特”(1325页)。

  • 左徒

    战国时楚国官名。其职责为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应酬诸侯。※屈原曾在楚怀王(前329—前299年在位)时任此职。

  • 玉哇失

    ?—1306元朝将领。阿速氏。千户也烈拔都儿之子。初袭父职,为阿速军千户,赐镇巢2052户为食邑。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率所部与土土哈征叛王昔里吉,继从丞相伯颜进军斡耳寒河(今鄂尔浑河),败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