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新疆三区革命政府

新疆三区革命政府

新疆三区革命期间建立的政权。三区指伊犁、塔城、阿尔泰(阿山)三个地区。1944年9月,巩哈县(今尼勒克县)牧民首先发动起义,拉开三区革命序幕。11月7日,伊犁爆发革命。12日成立所谓“东土耳其斯坦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即通常所称的三区政府,来自中亚的大毛拉乌孜别克人艾力汗吐烈为主席。12月12日,政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任命一批部长。1945年1月5日,举行第四次会议,通过“九项宣言”。临时政府内,既有以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一批具有革命意识和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也有艾力汗吐烈等一些混入革命队伍篡夺革命领导权的大土耳其主义者和反动分子,故当时的临时政府,既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主流的一面,也有分裂祖国和滥杀汉人的错误。不久,由于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革命和进步力量取得胜利,改组了临时政府,撤销艾力汗吐烈的职务,使革命得以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4月8日,正式成立民族军。革命政府的中心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国民党统治地区,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实行北、中、南三线出击,将伊犁、塔城、阿山革命地区联成一片。10月,三区政府派阿合买提江等人至迪化(今乌鲁木齐)与国民党政府代表进行谈判,经过反复斗争,历时8个月,于1946年1月至6月先后正式签订※“十一项和平条款”及两个附文。取消“东土耳其斯坦人民共和国”的名义。6月18日改组新疆省政府,成立民族联合政府,阿合买提江等任副主席、副秘书长、保安副司令、教育厅长等职。不久,国民党政府撕毁协议,向三区革命根据地发动进攻,联合政府破裂。自1947年秋后,三区政府在以阿合买提江等为首的革命和进步力量领导下,进行大力整顿,纠正了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不断与内部的不良倾向作斗争,团结了各族广大群众,并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的措施,取得显著成绩。1948年8月,成立保卫新疆和平同盟,为和平解放新疆创造了良好的思想和组织基础。1949年9月,三区政府领导人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底,新疆实现和平解放。

猜你喜欢

  • 僜语音译。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巫师。由男性担任。多通过效仿他人送鬼活动而自行学成,少数承家传。重杀牲。作法时肩上斜背虎、豹、野猪等猛兽牙齿穿结的兽牙串,腰间悬铜铃,手持獐腿骨为柄,孔雀翎为面的羽扇,

  • 伊犁庙

    见“安远庙”(908页)。

  • 扎萨克图图们汗

    见“图们汗”(1435页)。

  • 积庆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耶鲁盌斡鲁朵”(“耶鲁盌”意为“兴隆”,“斡鲁朵”意为“宫”)。为辽世宗※耶律阮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翁金河源,东至察罕库图勒,接本部右翼左末旗;西至额鲁克台,接赛音诺颜旗界;南至阿哈尔山,接军台及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北至鄂波尔呼吉尔图,接赛音诺颜旗界。有佐领4。会盟于齐齐尔里

  • 却本堪布

    藏语音译,一作厥本堪布,意“供祀堪布”。旧时专管达赖、班禅等藏传佛教大活佛祭祀供品、宗教活动安排的僧官职称。

  • 阏氏

    匈奴语音译。汉代匈奴单于之妻的尊号。又译“焉提”、“阏支”。《史记·匈奴列传》司马贞索稳称:“匈奴皇后号也”。又引习凿齿致燕王书云:“匈奴名妻作‘阏支’,言其可爱如烟肢也。”王昭君出塞后,被封为“宁胡

  • 俄尔珠

    清四川甘孜朱倭土司。藏族。原为安抚司、千户。宣统元年(1909),孔撒女土司央机携印潜逃,拿获革职后,其自愿呈缴印信、号纸及所辖土地、百姓,献纳朝廷。后经川督赵尔丰奏准土司印信、号纸呈缴甘孜委员,将该

  • 户部司

    见“东京户部使司”(517页)。

  • 刹勤明慧海

    明代藏传佛教(喇嘛教)萨迦派大师。藏族。原为扎什伦布寺格鲁派僧人,后转修萨迦派教法,集各派之大成,创立刹勤派。三世和五世达赖喇嘛都曾学过刹勤派之教法。刹勤派的十三种金法及四面摩诃哥罗法等曾在格鲁派中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