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德木楚克

德木楚克

①(?—1725)清代蒙古王公。阿巴噶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郡王沙克沙僧格次子。初授二等台吉。康熙二十九年(1690),从清军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于乌兰布通(今内蒙古赤峰附近,一说在克什克腾旗境),获其牧郡。三十五年(1696),随康熙帝征噶尔丹,充向导。三十六年,奉命赴察罕陀罗海,宣谕青海诸部长由镇海堡入觐。叙功晋一等台吉。五十四年(1715),封辅国公,赐号达尔汉。六十一年(1722),晋镇国公。雍正二年(1724),晋国山贝子。②(?—1780)清朝大臣。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古后裔,垂扎布长子。雍正十三年(1735),袭札萨克多罗郡王,赐貂冠服。乾隆十三年(1748),署盟长。二十年(1755),授所部副将军,与副都统纳木扎勒由塔密尔徙辉持部、和硕特部降众於固尔班舒鲁克,防护之。二十一年,授参赞大臣。继受命返本部镇压齐木齐格特,二十二年(1757),于呼伦贝尔之西,执什第等,加一级。二十三年(1758),奖赉币,赐三眼孔雀翎。

猜你喜欢

  • 脑热孜节

    见“撒拉哈特曼节”(2496页)。

  • 叱突邻部

    南北朝时期北方部落名。一作吐突邻部。族属不明,居于女水(在漠北土拉河西、鄂尔浑河上游)流域,与解如部唇齿相依,周围有高车、柔然、鲜卑部落活动。以游牧为业。与北魏不发生臣属关系。北魏登国三年(388),

  • 旧时西藏门巴族和藏族部分地区所置※宗以下的一级行政区划。其范围略似内地的“区”或“乡”。由旧西藏地方政府设置,并设※措本或※根保管理全措事务。见“三十二措(定)”(50页)。

  • 灭乞里

    见“乜克力”(44页)。

  • 延优

    ?—227高句骊国第十世王。因似太祖大王宫生而开眼能视人,故又名位宫(位,高句骊语,相似之意)。故国川王男武弟。汉建安二年(197)故国川王死,无子,王后于氏矫命立之。兄发歧,愤未继立,以兵围王宫,逼

  • 吉格木德丹金扎木苏

    清代著名蒙医。锡林郭勒盟东苏尼特旗人。20世纪初,以藏文著《观音之喜》(藏文名《佟瓦嘎吉德》),全书194页,主要介绍诊断知识,兼论单味药的性能及临床各科疾病常用的验方。1974年译成蒙文出版,书名《

  • 漠南蒙古

    清代居住于蒙古高原南部之蒙古各部总称。因其居地位于蒙古中部戈壁南缘,故称。有内札萨克蒙古和内属蒙古之分。内札萨克蒙古有6盟24部49旗:(1)哲里木盟: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10旗;(2

  • 先久·肯

    民国时期反抗土司压迫的首领。云南贡山先久当独龙族头人。1932年,贡山第一区的怒族农民因到独龙河挖贝母,遭察瓦龙藏族土司管家横加欺凌,激起独龙族人民的义愤,吊打土司管家。土司遂加重税收,进行报复。他与

  • 陶林起义

    辛亥革命时期内蒙古陶林地区爆发的反清起义。1911年11月,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陶林厅(治今内蒙古卓资县西南)附近乡村会党武装和陶林厅的的百余名巡警,在同盟会的影响和大同起义的胜利形势推动下,以赵喜泰为首

  • 红教

    藏传佛教(喇嘛教)宁玛派之俗称。因该派僧人以红袈裟为僧装、戴红帽,故称。详见“宁玛派”(6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