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师范

师范

1751—1811

清代白族学者。字端人,号荔扉,别号金华山樵。云南大理府赵州(辖今凤仪、弥渡)人。祖籍山西洪洞县师村,先世于明初随沐英出征云南,以功被封为世袭指挥使,落籍赵州,世代与白族通婚,融入白族。父师问忠博学有才,曾中乡试第二名,以文史训导子弟,故自幼得父学而光大之。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乡试第二名,后六次入京会试均不第。五十二年(1787),补剑川州(今云南剑川县)儒学训导。继奉命办理西征廓尔喀军需,代理知州事,以军功保授安徽望江县知事。在职8年,为官清廉,以爱士恤民为己任;兴利除弊,不畏强暴,严惩贪官污吏;兴办教育,在县衙开设“小停云馆”,广收志士学子读文史,研习经籍,咏诗作赋,评议现实,考书院诸生学业之进退,亲为讲说,培养了一批有造诣的人才。桐城名士姚鼐赞之曰:“为人恺悌忠信,笃于友谊,爱士殷殷,出于至诚。”后因重听致仕,贫困不能返故里,客死望江,家无余财,惟书籍数千卷。士民悲泣,未受恩者,且为经理丧事。幸获济南守张鹏升(溟洲)资助,送灵柩归葬弥渡。毕生勤于史学,并工诗文,亦喜作画,对滇、皖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乾隆五十五年(1790),即与袁文典、袁文揆兄弟共同编纂《滇南诗略》。在望江又完成多种著作的编纂和著述,搜集望江先哲43家诗文,成《雷音集》,以讽后学。又辑《二余堂丛书》12种,以广传播。自著《金华山樵前后集》、《二余堂诗文稿》、《抱瓮轩诗文汇稿》、《小停云馆芝言》等,均在望江付梓。又纂《南诏征信录》3卷(未刊行)。晚年纂成巨著《滇系》40卷,分疆域、职官、事略、赋产、山川、人物、典故、艺文、土司、属夷、旅途、杂感等12类,博采400余种书籍,记录了有关云南少数民族的众多资料,持论确而取义精,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通志史书、有关云南的百科全书。姚鼐称赞此书“论古今之是非,综核形势之利弊,兼采文物,博考古实”。后人莫不赞叹其治学精神。

猜你喜欢

  • 苦峪

    古地名。位于今甘肃安西县东南。唐为瓜州晋昌县治所。相传薛仁贵兵败受困此城,士兵以锁阳充饥,后围解,故又名锁阳城。唐开元(713—741)年间,吐蕃陷瓜州,毁渠道及瓜州城,瓜州刺史张守珪重新修复。明宣德

  • 析支羌

    古族名。羌人的一支。春秋前已分布于今青海东部积石山至贵德、河曲一带,又称河曲羌。其居地古称赐支,故汉代又称赐支羌。因古代汉文史籍中常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泛称戎羌,故亦称析支戎。汉以后不见记载。

  • 伊即靬

    见“伊即轩”(804页)。

  • 白纳查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温克、鄂伦春语音译,意为“山神爷”。亦译作“白那恰”。流行于今内蒙古和黑龙江省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族地区。旧时,诸民族的猎民和放木排者均信仰和祭祀。认为,山中的一切野兽由它管

  • 德钦一心诺尔布

    ?—1932蒙古族贵族。字勇格,汉名德毅忱,因排行第三,故又号“小三爷”。阿拉善旗人。台吉嘉伦春旺吉勒子。幼就学巴彦浩特私塾。通蒙、汉文,擅长绘画,广交游。成年后被擢任旗副梅林章京、副管旗章京。由于经

  • 高宗诗文十全集

    书名。清乾隆帝弘历撰。彭元瑞辑。全书54卷,是乾隆帝有关“十全武功”的诗文汇集。中有初定金川诗34首,文2篇;初定准噶尔诗94首,文5篇;平定准噶尔诗222首,文9篇;平定回部诗421首,文8篇。多为

  • 辰溪

    古河流名。又称辰水。汉武陵郡内五溪之一,※五溪蛮所居。水出辰阳县(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南)三山谷,东南流独母水。又经县北。辰阳以在辰水之阳得名。右会沅水,名之辰溪口。

  • 司矢

    官名。清代内务府武备院下管辖箭匠之官。初称备箭※固山达。康熙三十八年(1699),不分正从定为八品。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称司矢。四十四年(1779)定:正职给六品顶戴,令戴蓝翎,支武职七品双俸

  • 明安达礼

    ?—1669清朝大臣。科尔沁人。隶蒙古正白旗。西鲁特氏。博博图之子。天聪元年(1627),袭父三等轻骑都尉,兼管佐领。崇德三年(1638),以护军参领衔随贝勒岳托征明,毁边墙而进,同都统伊拜克南和县。

  • 阿奴

    见“阿努达喇”(1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