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拉西其
灶神。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旧时我国包括汉族在内的许多民族都供奉灶神,然鄂伦春人供奉的,有异于他族之处:偶像为草捆成的一个人形,或画在布上的一男人头像;祭祀在每年农历腊月三十日晚或正月初一,朝南方供祭,祭品是狍子,烧9柱香;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鄂伦春人俗称其为“天老爷”。
灶神。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旧时我国包括汉族在内的许多民族都供奉灶神,然鄂伦春人供奉的,有异于他族之处:偶像为草捆成的一个人形,或画在布上的一男人头像;祭祀在每年农历腊月三十日晚或正月初一,朝南方供祭,祭品是狍子,烧9柱香;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鄂伦春人俗称其为“天老爷”。
1778—?清代青海地区高僧。藏族。出生在曲藏寺附近。7岁从札巴坚赞出家,入塔尔寺讲经院学习。22岁,由阿柔格西授比丘戒。在拉卜楞寺的吉美拉吉处聆听《甘珠尔》大藏经的经教。在卫地郭芒扎仓,拜东纳夏仲·
契丹语音译。“福佑”之意。参见“稚鲁”(2368页)。
元末明初土族第一代甘土司。青海西宁州人。元末为百户,明洪武四年(1371),附明,授原职,其孙甘肃功升千户,始以甘为姓,曾辖有“土舍”、“土民”300余户,男女800余人。居地在今青海民和县美都川甘家
河流名。蒙古语意为黄水。也称白渠水。位于内蒙古中部,发源于凉城县蛮汉山,流经呼和浩特,入土默特左旗,汇于大黑河。明清时期为蒙古土默特游牧之地。
明代蒙古右翼多罗土蛮部领主。简称著力兔台吉、招力兔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四子※阿尔苏博罗特孙,※不只吉儿台吉子,※多罗土蛮把都儿黄台吉弟。初与父兄驻牧于山西偏关外六、七百里处,即今土默川一带,后
鄂伦春族旧时住屋的一种。鄂伦春语音译。俗称“土窑子”。流行于今小兴安岭地区。毕拉尔路鄂伦春人解放前冬季多住这种房。其构造是:在地上挖一长方形、一人多深的坑,上以圆木搭盖,铺以蒿草,培土踩实。坑内有冷铺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宫卫制为契丹特殊政治制度,契丹语称“斡鲁朵”。新帝践位,皆置宫卫,宫卫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州县,构成独立的军事、经济单位,主要任务为“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葬则因以守陵。”(《辽史》
锡伯族婚礼主持人。意为“迎亲爹”。主要流行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等地。婚礼前夕,男方须聘请亲戚中有声誉、善于辞令、属相与新娘不相克的男女各一位,担任“奥父”和“奥母”,由其共同主持和交涉有关迎亲事
?—59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汗。※丘浮尤鞮单于弟。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兄死,嗣立。是时,西至武威,东尽玄菟(治今沈阳)皆附汉,不复兵锋相见,汉亦罢缘边郡兵。明帝永
即“俚人”(16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