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语音译。俗称“村老”。解放前广西十万大山的“山子瑶”对村寨头人称谓。每村寨均有一人担当。凡成年男子不论老少、贫富,只要办事公正,有管集体生产与生活的才能,均可参加竞选,由“村民会议”通过“神卜”的方
即“八鲁剌思”(27页)。
黄帽派喇嘛庙。一译阿巴赖吉特。位于额尔齐斯河上游支流别什卡河畔(前苏联卡缅诺一哥尔斯克左近)。清顺治十四年(1657)卫拉特蒙古和硕特台吉阿巴赖兴建。由咱雅班第达主持寺院落成仪式,有1000喇嘛参加庆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亦称达搯室韦。史称该部分布于古冻末河、那河流域,学界对此二河比定不一,今所在无定论,有四说:一说在嫩江下游以西今吉林省大安县至黑龙江省扎赉特旗地区;或认为应在今松花江下游以南、以东地
羌族部落名,亦国名。原居河西走廊弱水上游及其以西地区。西汉文帝(前180—前157在位)初,匈奴向河西扩张,迫使其大部西迁至阿尔金山以西,在阳关西“千八百里”建立国家,成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余众西迁至
见“阿史那德温傅”(1241页)。
明朝将领。又称苏火儿灰。蒙古族。原为北元将领。洪武(1368—1398)年间投附明朝。“靖难之变”时,因参与反对朱棣的战争被擒。后获赦,授都指挥。永乐八年(1410),扈从朱棣北征鞑靼本雅失里,数立战
地名。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县西部。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党中央在此发布“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中共中央还于此召开政治局会议,
我国阿尔泰语系满洲一通古斯语族各民族对其原始巫师的称呼,萨满教亦由此而名。同一语系不同语族中的称呼各不相同,突厥语族称“喀木”、 “巴克西”或“奥云”;蒙古人称其男萨满为“博”、女萨满为“奥德根”;达
元代旧州名。乌蛮蒙次次之裔普恐由东川迁至苗卧龙(棹罗能),其孙阿麻内附。名其城曰麻龙。元至元五年(1268),为建蒂所并。十二年(1275)隶会川。十四年,立管民千户,属会川路。十七年(1280),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