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夸吕

夸吕

?—591

南北朝至隋初吐谷浑可汗。又作吕夸。姓吐谷浑氏。※伏连筹子。梁大同元年(535),继※可沓振之后,为吐谷浑王。《北史·吐谷浑传》、《魏书·吐谷浑传》则称其父“伏连筹死,子夸吕立”。始自称可汗,建都伏俟城(吐谷浑语,意为“王者之城”,位于今青海共和县铁卜卡古城)。其疆域:东至洮河,西抵柴达木,北达祁连山,南界陇涸城(今四川松潘),“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内仿汉制设王、公、仆射、尚书、郎中、将军、司马、长史等官职;外取“远交近攻”之策,亲梁、东魏、北齐以拒西魏与北周。屡向梁、东魏、北齐遣使献马及方物,并于东魏武定三年(545),以从妹嫁东魏孝静帝,为容华嫔,并娶东魏济南王元匡孙女广乐公主为妻。同时,攻西魏湟河郡(治今青海尖扎附近)、西平郡(治今青海乐都),兵败。西魏恭帝三年(556),遭突厥木杆可汗与西魏联攻,失贺真(在今青海茶卡盐池附近)、树敦(在今青海共和附近),妻子被虏。突厥等撤军后,始返故地。后自恃强大,屡攻西魏与北周。武成元年(559),为北周大司马贺兰祥所败,失洮阳、洪和(在今甘肃临潭附近)二城。后时而向北周遣使进贡,时而掠扰周边。北周建德五年(576),内讧势衰,为周所乘,遭周皇太子宇文赟攻,一度弃伏俟城西遁。隋开皇元年(581),乘隋初立,攻弘州(治今甘肃临潭西)、凉州,为安郡公元谐等所败。其在位期间,屡因喜怒废杀太子,太子惧,谋执其降隋,事泄被诛。复立少子嵬王诃为太子。六年(586)诃欲率部降隋,请兵接应,未许,乃止。及隋平定江南、灭陈。惧,始与隋通好。名王17人、公侯13人率部内附隋朝,势衰。十一年(591)卒。

猜你喜欢

  • 花蕊布

    西域地区特产的一种棉织品。以龟兹所产尤佳,常以之代钱货。大中祥符三年(1010),龟兹王曾遣使贡于宋。

  • 仆固怀恩

    ?—765唐代铁勒族将领。仆骨部滥拔延之孙,父乙李龂拔,皆世袭金微都督。安史乱后,从郭子仪、李光弼作战,屡立战功。又与敦煌王李承寀出使回纥,请兵结好,并以其女和亲回纥英义建功毗伽可汗,领回纥兵平安史之

  • 八鲁剌思

    蒙古尼伦诸总之一。又作巴鲁刺思、把鲁剌思,巴鲁刺。与成吉思汗所出孛儿只斤氏同源,皆出自孛端察儿(成吉思汗十世祖)。据《元朝秘史》,为巴鲁剌台后裔。相传其身材魁伟,食量过人,故名,后子孙遂以为氏。逐渐繁

  • 图布德尼玛

    参见“珊瑚串珠”(1562页)。

  • 曲诺

    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的被统治等级。彝语音译。“曲”意为“白色”,“诺”即诺伙的前一字,意为在诺伙等级下的“白骨头”(人)。汉称“白彝”或“百姓”。约占总户数的50%。身份世袭。成员不稳定,富裕阿加

  • 迁隆寨

    宋代壮族地区古镇。领地不详。治所在今上思县南部。元改寨为州,属思明路。明改为土巡检司。清因之,属南宁府。为壮族聚居区。

  • 先锋社

    解放前夕新疆进步组织。原名“中国共产党新疆省支部”。因出版油印物《先锋》得名。1947年11月7日成立于乌鲁木齐。领导人杨文光、杨天云为失去组织联系的共产党员。成员大部分是盛世才时期军校毕业生、留苏学

  • 他留

    ①见“㑽��让”(2369页)。 ②见“钠若”(1266页)。

  • 察尔察图河卫

    见“察札秃河卫”(2475页)。

  • 匈奴堡

    晋代地名。以匈奴种落相率保聚之地,因以为名。位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并州、定阳、贰城胡数万落(即户)举兵反后秦,入平阳,攻秦立义建军姚成都于该堡,推匈奴曹弘为大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