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节闵帝
见“元恭”(228页)。
见“元恭”(228页)。
汉(匈奴)刘渊年号。309—310年,凡二年。
见“也孙铁木儿”(143页)。
见“高昌故城”(1918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阿济纳河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有阿济纳河,在盛京将军所辖境内,与恰库站扎穆峪相近。
契丹小字铜镜。早年出土于朝鲜开城附近,收藏于汉城李王家博物馆。直径17.3厘米。镜背中心有纽,纽上有系穿,无图案装饰,除四周留有镜边外,满铸契丹字,共7行,28字,为现存铸字最多的契丹字镜。学者以为文
汉代对南郡潳山地区少数民族的称呼。又泛称南郡蛮。与※廪君蛮或※槃瓠蛮关系密切。分布在荆山,今湖北南漳一带。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雷迁等率领下举兵,后被汉武威将军刘尚所率万余汉军所破,族人7
参见“桶子甲”(1980页)。
契丹语音译。冠名。《辽史·国语解》谓“祭服之冠,行拜山礼则服之。”辽朝以祭山为大礼,服饰尤盛。祭山时,皇帝服实里薛衮冠,络缝红袍,垂饰犀玉带错,络缝靴,谓之国服衮冕。
见“六镇”(382页)。
蒙古部名。也作吴喇忒。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撒儿)十五世孙布尔海率众游牧于呼伦贝尔,号所部为乌喇特,因地在阿噜喀尔喀,亦称阿噜蒙古。后金天聪七年(1633),归附后金,献驼马。曾随军征明及喀尔喀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