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匈奴

北匈奴

东汉时对留居漠北之匈奴人的称呼。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蒲奴单于立,右薁鞬日逐王比以己为前乌珠留若鞮单于长子,不得立,怀怨恨,于二十四年自立为䤈落尸逐鞮单于(袭祖父号,亦称呼韩邪单于),遣使赴汉,奉藩称臣,自是,匈奴分裂为南北。蒲奴率部留居漠北,控制西域诸国,与汉和南匈奴对抗,史称北匈奴。因连遭乌桓、南匈奴袭击,兵败,族众离叛降汉,于二十七、二十八年连续遣使贡献,求和亲通市。后时叛时降,不断与汉、南匈奴军战。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乘其众叛衰耗之机,南匈奴攻其南,丁零略其北,鲜卑击其东,西域袭其西,四面受敌,不复自立,远引而去。章和元年(公元87年),左地遭鲜卑袭击,兵败,优留单于被杀,内部大乱,屈兰、储卑、胡都须等58部20余万人、兵8干余降汉,势益衰。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为汉将窦宪及南单于兵败于稽落山(今蒙古国西北部之额布根山),丧师万余,降者81部,20余万人。二年、三年,又连遭袭击,兵败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北单于逃匿不知所终,新单于于除鞬被迫请降。五年,复叛,北归,为汉将王辅等追杀,部众溃散,部分西迁,约10余万落(即户)为鲜卑所并,其地亦为鲜卑据有。次年,降众15部20余万人复反,胁立逢侯为单于,兵败,出塞。分为2部,逢侯自领右部屯涿邪山(今阿尔泰山脉东南部)下,左部驻朔方西北。连年遭南匈奴袭击,困迫。安帝元初五年(118),归降,被徙颍川郡(今河南禹县),不知所终。此年,北单于世系不明。

猜你喜欢

  • 平桂纪略

    书名。清军镇压广西各民族农民起义纪事。4卷。清苏凤文(字虞阶,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汉族)撰。成书于清末。内容以时间为序,记述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广西境内各民族农民革命情况及清军镇压之始末。为研究广西

  • 李璀

    ?—785唐朝将领。靺鞨人。本姓茹,祖父茹常迁居幽州,为朔方将,因战功赐姓李。父李怀光为唐德宗时名将,以功高仕至太尉、朔方节度使,因受卢杞等奸佞忌,欲谋叛。时璀官监察御史,密言德宗:臣父必负陛下。德宗

  • 失怜答里

    元成宗铁穆耳皇后。又译实怜答里。蒙古弘吉剌氏。斡罗陈驸马之女。母鲁国长公主完泽。原为铁穆耳王妃。生子德寿。一说成宗即位前已卒。另说成宗即位后立为皇后,卒于大德三年(1299)。武宗至大三年(1310)

  • 崩尼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丁珞”,西方文献称“达夫拉”。为珞巴族最大的部落之一,约有8万人,有多多木,多波木和多鲁3大支系,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西巴霞曲流域。今改称尼兴,意为“山里人”。民间传

  • 闪殿魁

    ?—1903清朝将领。顺天昌平(今北京昌平县)人。回族。咸丰二年(1852),由行伍投效宣化镇标,随征江南;因在安徽、江苏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以功赏六品蓝翎。同治二年(1863),从江苏巡抚李鸿章征战

  • 翟璜

    战国初魏文侯的大臣。亦作翟黄。出身于翟族。作为文侯的谋臣,克尽职守,善于发现人才,曾多次向文侯举荐贤才。以名将吴起为西河守,使秦兵不敢东向;以西门豹为邺令,开西门豹渠,引漳河水灌溉邺田,使魏国大治;文

  • 横渠道

    南诏时期在大理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公元841年南诏统治者劝丰佑遣人所筑,“自磨用江至于鹤柘(在大理城郊)”,使附近大面积农田得到灌溉,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 蒲剌束

    即“颇剌淑”(2139页)。

  • 孟阿棱巴

    蒙古地区佛教大寺院授予的医学学位。一般是僧徒经10年学经,兼攻医学,期满,授“阿棱经霸”学位时,择其研习医学最优异者,授此医学学位。可以成为医经、药典及一切诊疗理论的研究者。

  • 工资地

    又作工作地,藏语“列新”、“腊新”的意译。旧时西藏封建领主庄园和部分※差巴,为役使※堆穷等的劳动力耕种其自营地(※俄新)或※差地,而给被役使者分予的,名义上用以抵作工资的土地。实际上此种土地的收入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