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没铎
北周时起义首领。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北魏起义首领※刘蠡升之孙。武帝建德五年(576),乘北周败北齐于晋州(治今山西临汾市)之机,取齐人所弃甲仗,聚众起义,被拥立为圣武皇帝,建元石平。次年,遭齐王、行军元帅宇文宪分道进击,遣将天柱守河东,大帅穆支据河西(指西河离石之河东、河西),分守险要,与宪军犄角。分别为谯王宇文俭、滕王宇文逌所破,兵败,失众万余。继为赵王宇文招所败,被捉,余众尽降。
北周时起义首领。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北魏起义首领※刘蠡升之孙。武帝建德五年(576),乘北周败北齐于晋州(治今山西临汾市)之机,取齐人所弃甲仗,聚众起义,被拥立为圣武皇帝,建元石平。次年,遭齐王、行军元帅宇文宪分道进击,遣将天柱守河东,大帅穆支据河西(指西河离石之河东、河西),分守险要,与宪军犄角。分别为谯王宇文俭、滕王宇文逌所破,兵败,失众万余。继为赵王宇文招所败,被捉,余众尽降。
即“笃进”(1677页)。
人形偶像名。达斡尔语音译。旧时,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村屯或氏族的巴格其、巴尔西、扎列(皆为巫师的别称)等死后,其灵魂变成精灵作祟时,用狍皮或羊皮制成人形偶像,称之为“哈音”。祭时不烧香,只
藏语音译,意“炊烟”、“冒烟”。①旧时西藏农村对※堆穷的另一种称呼。 ②旧时西藏各地领主或※头人视其需要向当地所有能冒炊烟的居民平均摊派的一种差役名。
1791—1880清末将领。满洲正黄旗人。颜扎氏。副都统珠尔杭阿子。荫生出身。嘉庆二十三年(1818),授二等侍卫,充伊犁领队大臣。道光二年(1822),擢头等侍卫,调任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旋授办事大臣
1342—1388明代蒙古可汗。孛儿只斤氏。元惠宗(顺帝)※妥懽贴睦尔次子,※爱猷识理达腊弟(《明史·鞑靼传》等书作子)。北元宣光八年(明洪武十一年,1378),爱猷识理达腊卒,遂继汗位,称乌萨哈尔汗
描绘西夏翻译佛经的图画。刊于元代木刻本西夏文《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卷首,页面27×27厘米。绘僧俗人物25身,西夏文款识12条63字,标明图中重要人物的身分和名字。译场正中端坐主译人安全国师白智光,两旁
?—约1252蒙古国时期高昌畏兀儿亦都护。又作萨仑的、撒连的。※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子,怯失迈失弟。奉太宗后脱列哥纳命,继其兄为亦都护(国主号,意为“幸福之主”)。定宗贵由(1246—1248年在位)死后
参见“地方台站”(678页)。
传说中蒙古尼伦诸部女祖先。又译阿兰果火、阿抡郭斡。“阿阑”为名,“豁阿”为蒙古语“美丽”之意。蒙古国创建者※成吉思汗十一世祖母。火里秃麻部人。首领豁里刺儿台蔑儿干之女。原居阿里黑兀孙(今勒拿河上游)地
1868—1932近代民间摔跤师。俗称“韩六十三”。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回族。生于贫苦家庭。幼体弱多病,稍长,即习武,后专攻摔跤。仗义勇为,好打不平,闻名于绥远、张家口一带。创“左迎门”招术,风靡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