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克主杰·格雷贝桑

克主杰·格雷贝桑

1385—1438

即一世班禅。简称克主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名僧。藏族。出生于后藏拉堆多雄(今西藏昂仁境内)。贵族贡噶扎西之子。幼年拜凯珠僧格吉村为师,受沙弥戒,取法名克主杰·格雷贝桑。后赴昂仁、萨迦等寺研究相宗,旁通二乘。明建文三年(1401),与俄洞班青进行大辩论,得受显密诸要。永乐元年(1403),往探法王宗喀巴、受大灌顶。并从杰日达哇受比丘戒。五年(1407),拜宗喀巴为师,尽学教法。佛学修养精深,曾在昂仁与博东班钦辩论,在江孜与曲吉绒青巴辩论,获胜。宣德五年(1430),任甘丹寺第三世大法台,达8年。曾到江孜乃宁寺传播佛教,建宗喀巴灵骨塔之金顶。生前佐宗喀巴改革宗风,弘扬佛教,并遵宗喀巴遗嘱,世世以呼毕勒罕度世,共兴黄教,为宗喀巴弟子中杰出者。与宗喀巴、贾曹杰被尊称为“师徒三尊”。著有《时轮大疏》、《喜金刚大疏》等9种著述。正统三年(1438),于甘丹卡阙圆寂,其灵塔存甘丹寺。后追认为班禅一世。

猜你喜欢

  • 清准贸易

    清朝政府与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之间的经济交流。自清初起,双方即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早在巴图尔珲台吉统治时期(1634—1653),其与兄弟子侄俱先后遣使献贡于清,与之一起聚牧的杜尔伯特部、和硕特

  • 盛世才

    1897—1970民国时期新疆地方军阀。字晋庸,辽宁开原人。汉族。早年毕业于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专门部政治经济科。1917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19年作为留日学生代表回国参加请愿

  • 净觉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又名三山街礼拜寺。在江苏省南京市。始建有二说:一说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应赛典赤七世孙赛哈只奏请,敕谕于南京三山街铜作坊和陕西长安,各建清真寺1座,并谕令:“如有寺院倒塌,

  • 柴册仪

    契丹传统礼仪。早年,于选举部落联盟首领时举行,开国后沿袭,演化为皇帝登基仪式。相传于遥辇氏阻午可汗时制定。新帝接位,积薪为坛,受群臣玉册,燔柴祀天。具体仪式有两记。《燕北录》载:先于契丹宫内选择9人,

  • 阿古柏

    1821—1877中亚浩罕汗国军官。本名穆罕默德·雅库甫伯克。又称穆罕默德·阿古柏·伯克。别号库西伯克。汉文史籍译称“怕夏”、“帕夏”、“雅各刊”、“俄古柏”。乌孜别克人(一说塔吉克人)。原为“巴特恰

  • 蒋信

    见“把台”(1061页)。

  • 图类

    见“拖雷”(1365页)。

  • 女真大字

    见“女真文”(145页)。

  • 下察隅

    ①地区名。即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的中部和南部。为我国僜人的主要聚居地。 ②区名。今察隅县设置的区级行政单位,区府驻洞冲。除藏族外,有自耕、新村、下尼、嘎腰、那补、萨穷等6个僜人聚居的自然村。参见“察隅”

  • 保陵公

    金代对大房山山神的封号。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于中都(今北京)后,又迁列祖列宗陵墓于大房山(今北京房山)。大房山成为金代山陵重地,备受崇敬。大定二十一年(1181),世宗敕封此山山神为保陵公。使副持节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