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俺答汗贡马图卷

俺答汗贡马图卷

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领主俺答汗致明神宗的贡表附图。隆庆五年(1571),※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封王、通贡、互市协议,史称※“俺答封贡”。明朝给俺答汗所属各部规定了贡使人数(合计150人)、贡马数额(合计500匹)、贡道(从大同、居庸关验入)和贡期(每年一贡,于春月或万寿节入贡)。届时,许贡使60人,持贡表、进御马30匹入京,其余留塞上款待候赏。此后俺答汗等每年入贡不绝。俺答汗命画师将其宫廷、城镇、行进中的贡使队伍精心绘制成图卷,于万历八年(1580)随同贡表进献明神宗。表文以加识点的标准蒙文和汉文合璧工楷书写而成。图卷为工笔立体绘画长卷,描绘了俺答汗的宫廷生活、贡使从土默特地区往北京入贡所遵循的途程,是一件绘画式的地图。其宫廷为一豪华毡帐,设于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城南,俺答汗及其夫人端坐帐中,近侍、骑从和马匹分立帐外,诸乐师手持管弦和打击乐器奏乐,背景有汉人建筑的※板升(房舍)和峰峦重叠的大青山。穿戴齐楚的贡使赶着矫健的马群行进在崎岖的山道上,远处是蜿蜒的长城、城楼和城镇。其景物精细入微,人物惟妙惟肖,展现出游牧民族的生活及塞外风光,反映了画师们的高度技艺和洞察力。它是蒙汉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晶,是研究明代蒙古族和蒙汉关系的珍贵历史画卷。台北新新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的《中国历史图说》第10册印制了其局部画面。

猜你喜欢

  • 都龙光

    清末民初彝族土司。又名如底阿郭。土官日郭如底之子。清末袭职,任四川凉山阿都正长官司兼副长官司(治今四川凉山州普格县西北鱼水坡)长官。宣统三年(1911),支持西昌黄连关第十三民团副团长张耀堂反清起义,

  • 昌平外志

    书名。清末麻兆庆纂修。6卷,约光绪十六年(1890)成书。兆庆(1835—1900),字余斋,别号巩华旧友、榆荫主人,昌平县贯市村(今属北京市)人。回族。早年在外省作军内幕僚,被保至后补训导。后归故里

  • 刘智

    约1660—1730清初伊斯兰教著译家。字介廉,号一斋,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回族。父三杰,研究伊斯兰教义,著《清真教说》并校订马注《清真指南》一书。智继承父业,攻读儒家经史子集和佛道经书,并钻研阿拉

  • 天锡皇帝

    见“耶律淳”(1304页)。

  • 忒邻

    金代女真语,“海”之意。女真族源于汉晋时的挹娄,三国时其地已东滨大海(今日本海)。按此,“忒邻”(海)一词可能起源甚早,在女真语中出现最晚当在东汉时期或更前。金章宗的皇子中有以此命名者。

  • 乌林答泰欲

    金朝大臣。女真族。乌林答氏。太宗天会五年(1127)。败宋将李成于淄州(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后随军伐宋,为前锋,破王善军20万,克濮州(今山东鄄城县北),降旁近5县。复与拔离速、耶律马五等追袭宋帝于杨

  • 大律

    见“北周律令”(534页)。

  • 登龙坎

    门巴语音译,亦作敦龙坎、敦龙庆,意为“送鬼”。旧时门巴族本教巫师之一。民主改革前流行于墨脱门巴族地区。由男性担任。承师传。无专门法衣法具。主事送鬼治病。作法时,在村外草坝上或河溪旁供酒肉、粮食及病人衣

  • 喀喇汗朝钱币

    古货币名。本世纪以来新疆喀什、莎车,阿图什等地出土的喀喇汗朝钱币。数量较大,仅1980年阿图什县牙什干一处即发现窟藏130公斤,约17000—18000枚。钱币铜质,圆形无孔,打压铸造,直径2至3厘米

  • 金哀宗

    见“完颜守绪”(1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