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侯喜瑞

侯喜瑞

1892—1983

京剧表演艺术家。字霭如,北京人,回族。原籍河北省衡水县。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喜连成”科班,初学秦腔老生及京戏小花脸。后工架子花脸。三十三年(1907年)出科,留“喜连成”搭班演戏。宣统三年(1911年),拜名净黄润甫为师,得真传,艺事精进。1922年参加梅兰芳组织的“华社”。先后与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程砚秋、高庆奎、马连良等合作演出。1932年后,融诸家之长,自成流派,世称“侯派”。与名净郝寿臣、金少山鼎立相峙。其特点是:重念、重做、唱腔以“黄钟大吕”取胜,十分讲究“喷口”、“力度”,字字清晰有力,抑扬顿挫分明。极其威武雄壮。武功精湛,脸谱细致干净,形象生动。擅演架子花脸,尤善演《战宛城》、《平阳关》中的曹操,有“活曹操”之誉。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任教。以“精、气、神”作为架子花脸表演的“三字经”教授学生。后任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教授、研究员。1981年3月18日中国戏剧家协会等为他举行舞台生活80周年纪念会,以表彰他对京剧艺术的卓越贡献。著有《学戏和演戏》一书。

猜你喜欢

  • 完颜京

    金大臣。本名忽鲁。女真族。完颜氏。※阿骨打孙,左副元帅※完颜宗望子。以宗室子累迁特进。初为翰林学士。熙宗皇统九年(1149),拜御史大夫。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任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历官工部

  • 海陵柔妃

    见“耶律弥勒”(1315页)。

  • 哈滚

    布朗语、傣语音译。意为“血亲集团”,即家族或家族公社。由一男性祖先繁衍的数代子孙及其妻子所组成。解放前不同程度地保存在布朗、傣族社会。家族有家族长,由长辈担任。一些家族有家族田,在家族中分配使用,为同

  • 荆楚岁时记

    书名。梁代宗懔撰。1卷。古代记述岁时风俗的名著。按时序记录古荆楚地区节令风俗。自元日至除日,凡36事,如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正月七日为人日;立春,正月十五;二月八日,释氏下生之日,迦文成道之时。又如

  • 积石关

    古津名。即今“大河家渡口”。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东距小积石山25公里,隋名临津关,亦称临津城。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西击吐谷浑,途经此。唐仪凤二年(677),置积石军,自此

  • 荒服

    古称入贡为荒服。《史记·匈奴列传》:周武王“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时入贡,命曰‘荒服’。”其后200余年不绝。周衰,始断。

  • 氐人国

    古代传说中的氐人或互人之国。成书于战国至汉初的《山海经·海内南经》载:“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大荒内经》云:“有互人之国,人面鱼身。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郝懿

  • 红仡僚

    古族名。元代对部分仡佬族先民的称呼。《元史·成宗纪四》记作“红犵獠”。明清及民国时期又称红仡佬、红革老等。今统称为※仡佬族。以其服装为红色而得名。元大德十年(1306),有青山(在今贵州息峰县境)红仡

  • 孙文明

    清道光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石观保”(450页)。

  • 赵诚

    1899—1959中共党员。又名赵壁诚。蒙古族。土默特左旗乌尔素村人。家贫,15岁在巧尔气召当小喇嘛,诵经读书。后入土默特旗初级蒙文小学。1920年入土默特高等小学。1923年入北京蒙藏学校,参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