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佛图澄

佛图澄

232—348

十六国时期佛教高僧。原籍西域龟兹人。姓帛。9岁出家,曾两度往罽宾(克什米尔)学小乘佛教,能诵经数十万言。晋永嘉四年(310),经敦煌至洛阳,时年79岁。因擅长咒术和预言,深得后赵石勒崇敬,被尊为“大和上”。常用佛教教义劝导石氏施行“德化”、“不为暴虐”、“不害无辜”,并大力向民间传播佛教。石虎继承王位后,愈加受崇敬。因学识渊博,天竺、康居等地僧人,纷纷不远万里,集其门下。汉僧道安、竺法雅等人也相继师事之。有门徒近万人,兴建佛寺893所,华北地区佛教由此而臻于全盛。著名弟子有道安、竺法雅、僧朗、法首等多人。

猜你喜欢

  • 云岩卧佛

    云南保山城北15公里处云岩山下的卧佛石雕像。相传为傣族于唐开元四年(716)所建,以石洞为主殿,前后两院三殿,洞宽数丈。外洞有一卧佛,长3丈,洞中塑有500罗汉像,雕塑艺术精湛。每年佛会,德宏境内的傣

  • 李卫公文集

    见“会昌一品集”(832页)。

  • 鄂山卫

    见“兀山卫”(108页)。

  • 宣政院

    元代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军政的中央机构。世祖至元元年(1264),始置总制院。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今西藏)来朝见于宣政殿,故改名宣政院。以帝师总领其事。下设院使(秩从一品)、同知、副使、佥院、同佥

  • 伏帝难

    唐代回纥首领。药罗葛氏。开元七年(719),※伏帝匐死,与其子承宗同为回纥首领。十五年(727),承宗被凉州都督诬告谋叛,流死瀼州(治今广西上思县西南)后,承宗族子瀚海府司马护输率众归漠北,唐封其为瀚

  • 伍布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意为“分支”、“派生”。旧时珞巴族社会等级名称。其地位比※麦德、※麦让低,但比※涅巴高。当涅巴积有财产,支付一定的赎身费,或愿意定期交付一定的实物,就能从主人家分立出去,获得

  • 一那蒌氏

    吐谷浑氏族、部落名。以部为氏。又作他娄屯、七那楼、乙那楼、那蒌氏、那蒌,后改称蒌氏。本为辽东鲜卑。晋太康年间(280—289),随*吐谷浑西迁甘肃、青海一带,成为吐谷浑国诸部之一。鲜卑拓跋氏所建北魏政

  • 兀勒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居住在阿里门河(今乌苏里江下游一段)流域。穆宗完颜盈歌时(1094—1103年在位),该部25寨遭到※直攧里部辞勒罕、辙孛得兄弟所部掠夺。完颜阿骨打(太祖)遣婆卢火讨平之。

  • 阿里底部

    见“斜离底”(2076页)。

  • 八宿宗

    原西藏地方政府所属宗(县)一级行政区。清嘉庆三年(1798),八世达赖喇嘛将此宗赠予掌办商上事务功德林呼图克图为封地。由功德林“拉让”派强佐一人常驻其地,管理政教事务。强佐具有宗本(相当内地县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