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仡伶

仡伶

宋代西南溪峒少数民族之一。又称伶、伶僚、峒人。始见于宋代。分布在沅、靖及辰州(今湖南西部与贵州东南部)。与宋以前的骆越有渊源关系。《龙胜厅志》载:“伶与侗同”。《融县志》也称“侗即伶”。语言大体与今侗语同。信仰原始宗教,从事狩猎、农耕和林业。其俗男未娶者,以金鸡羽插髻。喜欢吹芦笙、木叶、弹琵琶等,常以镖弩自随。其民以杨、吴二姓居多。以善建筑木质鼓楼、凉亭、风雨桥著称。住干栏式楼房。明清以后渐被“峒人”、“洞人”或“苗”的称谓所代替。是近代侗族的直接祖先。

猜你喜欢

  • 也里古纳昆

    地名。又译额儿古涅昆。“也里古纳”意为“险峻”,“昆”意为“山崖”,指今内蒙古额尔古纳河东南一带。据《史集》传说,蒙古人的远代祖先居该地深山密林中,后人口繁衍,居地不足,遂熔铁破山,进入草原。成吉思汗

  • 元英宗

    见“硕德八剌”(2029页)。

  • 李琀

    ?—323十六国时期成汉宗室、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西晋末蜀地流民起义首领※李特孙,※李荡长子,成汉君主※李雄侄。有名望志尚,初李雄欲传为后嗣。玉衡十三年(323),以侍中、中领军与

  • 高明清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大臣。白族。大理人。※高泰明第四子。受封为定远将军。初被父派往统矢府(今姚安)镇守。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前后,滇东三37部不断起兵反抗高氏和段氏统治,父率兵讨平之,遂被派

  • 李召固

    见“邵固”(1261页)。

  • 大昭寺志

    书名。全称《大昭寺志水晶鉴》。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年)撰。成书于1645年。全书21页,收在《五世达赖全集》。另有单行本传世。主要记载吐蕃松赞干布时建大昭寺始末。该书对唐以来藏族历

  • 俱足

    西夏职官上品封号。西夏语音“我勒”。西夏《官阶封号表》中与大国王同级,在皇太子位下,有“文武法竟孝种能恭敬东南姓官上天柱”称号。仁宗时期帝师波罗显胜有此号。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且弥国

    见“西且弥国”(701页)。

  • 笔写契

    明代蒙古对文书、书记人员的称呼。蒙古语音译。亦译作笔写气、笔写记、毕七沁、毕克齐等。源于蒙元时代的必彻彻、必阇赤。宋彭大雅《黑鞑事略》载:“必彻彻者,汉语令史也,使之主文书耳”,“管文事则曰必彻彻”。

  • 贸戎

    见“茅戎”(13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