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俄塔尔巴哈台议定赔偿条约

中俄塔尔巴哈台议定赔偿条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10月16日(清咸丰八年九月初十),清朝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明谊与俄国驻伊犁领事扎哈罗夫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县)签订。咸丰五年(1855)初,俄国驻塔尔巴哈台领事塔塔林诺夫强横宣称雅尔图噶图金矿为俄国所有,不准中国矿工开采,并闯进矿区,杀害中国矿工200余人,群众愤起烧毁俄国设在塔尔巴哈台的贸易圈。俄国强要清朝政府赔偿、惩办肇事者,签订此约。条约共9款,主要内容:1.严惩参预烧毁贸易圈的中国民众;2.清朝赔偿俄国白银135682两,以武彝茶5500箱作抵,分3年付清;3.清朝负责重建塔尔巴哈台被焚毁之俄国贸易圈。签约不久,扎哈罗夫又以保护俄领、俄商为由,迫清政府同意俄国在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处俄国贸易圈内各驻兵50名。

猜你喜欢

  • 硕德八剌

    1303—1323元朝第五代皇帝。蒙古孛儿只斤氏。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长子。蒙古语尊称格坚皇帝。幼从汉儒读经史,通汉族封建文化。仁宗延祐三年(1316),立为皇太子,兼中书令、枢密使,参决国政。七年,

  • 广西郡邑建置沿革表

    有关广西历史地理的考辨。不分卷。清黄诚沅(1863—?,字云生,广西武缘,今武鸣人,壮族)撰。内容考辨广西历代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名称及其治所在地,古今地名对照。为研究广西地方史及壮、侗、瑶、仫佬、毛南

  • 物力户

    见“课役户”(1956页)。

  • 果什哈

    即“戈什哈”(283页)。

  • 宜绵

    ?—1812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鄂济氏。原名尚安。生员出身。历任兵部笔帖式、军机章京、郎中、布政使。乾隆四十六年(1781),从西安将军伍尔泰镇压甘肃撒拉族、回族起义,受命办理军需粮饷。四十七年,

  • 阿卓兹目

    彝语音译。即姓阿卓的土司。解放前,四川凉山雷波西部地区彝族土司。其先世于元代受封。明洪武四年(1371)归附,赐姓杨。管辖今雷波西部、美姑南部、昭觉东部等地,原驻美姑哈古以达,后因遭诺伙恩扎家攻击,被

  • 甲达细雄

    见“铁虎年清册”(1880页)。

  • 居拉西其

    灶神。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旧时我国包括汉族在内的许多民族都供奉灶神,然鄂伦春人供奉的,有异于他族之处:偶像为草捆成的一个人形,或画在布上的一男人头像;祭祀在每年农历腊月

  • 康陵

    西夏襄宗李安全墓号。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约4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西夏皇陵内。

  • 辽城州都督府

    唐置政区名。治所在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乾封元年(666),唐再征高丽,总章元年(668)高丽国亡,唐分其地为九都督府,其为九都督府之一。后废。此前(贞观十九年,645),唐将李绩曾攻拔辽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