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黄度

黄度

1138—1213

南宋绍兴新昌(今属浙江)人,字文叔。隆兴进士,知嘉兴县。绍熙四年(1193),守监察御史。宁宗即位,改右正言。尝与留正论事不合,韩侘胄欲使挤之,不从;数论劾侂胄,遂被黜。侂胄死,朝论欲函其首送金,他以为辱国。以龙图阁待制,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至金陵,罢科籴输送之扰。迁宝谟阁直学士、礼部尚书兼侍读。著有《诗说》,叶适为之作序,今佚。存《尚书说》。

猜你喜欢

  • 东西寺塔

    昆明市境内的著名古迹。位于市区之南,东、西两塔相峙而立,均为南诏晚期所建。东、西寺塔均呈四方形,各十三层,高约20米,砖砌,唐代佛塔风格。东寺塔清代已倒圮,光绪年间重修时移至以东数百步之新址。

  • 毛伯温

    1482—1545明江西吉水人,字汝厉,号东塘。正德进士。授绍兴府推官,擢御史,巡按福建、河南。嘉靖十六年(1537)官至工部尚书,次年改兵部,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后奉命攻安南,旋罢兵不出,仍加太子太保

  • 参议中书省事

    官名。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置。为中书省参佐官首领。秩正四品,典掌左、右司文牍,总辖六部事务,参预宰相会议军国重事。初设一员,至元二十二年(1285)累增至六员,大德元年(1297)定为四员。官署

  • 绹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尔雅·释言》:“绹,绞也。”郭璞注:“纠绞绳索。”其状如两绳相纠,绳有二至四线或多线之分。通行于春秋战国。

  • 葱茈羌

    古族名。西羌的一支。汉、魏时分布于婼羌西至葱岭山谷间,与白马羌、黄牛羌相错居。各有豪酋,自成部落。

  • 抚水蛮

    即“安化蛮”。

  • 安徽白话报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一日(1908.10.5)在上海创刊。旬刊。线装,第七期起改铅印。李铎(警众)、李燮枢(辛白)等主编。以开通风气、联络团体为宗旨,提倡教育普及、地方自治、路矿自办。主要刊登

  • 文溆

    溆误作淑。唐代僧人。善讲唱变文。宪宗时,被誉为俗讲第一人。其声委婉畅朗,感动里人。宝历二年(826),敬宗曾亲临兴福寺听讲。文宗时,被流放。武宗时,又回长安开讲。教坊乐工黄米饭曾采其声调,作歌曲《文溆

  • 飞骑尉

    官名。隋开皇六年(586)置,为散官八尉之一,正八品下;大业三年(607)罢。唐武德七年(624)改大都督置,为三转勋官,比从六品。宋为第十阶勋官,秩从六品。金置为十二阶勋官之第十阶,从六品。元十阶勋

  • 人民公园遗址

    商代遗址。位于河南郑州市人民公园,1954年于此发现商代墓葬十九座、窖穴八个。早期窖穴为长方形,出土物与二里岗期遗物同;晚期窖穴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出土物与殷墟风格同;墓葬皆为小型,一般长2米、宽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