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景骏
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举明经。神龙中,为肥乡令,筑堤防,修浮桥,治境内漳水泛溢。赡恤河北饥民,使免于流离。又兴办学堂、馆舍,百姓立碑颂之。开元中,历贵乡令。曾于母子相讼者前流涕自责,取《孝经》令习之,母子感悟。转赵州长史。开元十七年(729),迁房州刺史。始开贡举,除淫祠,通隘道,作传舍,行旅便之。二十年,转奉天令,未行而卒。
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举明经。神龙中,为肥乡令,筑堤防,修浮桥,治境内漳水泛溢。赡恤河北饥民,使免于流离。又兴办学堂、馆舍,百姓立碑颂之。开元中,历贵乡令。曾于母子相讼者前流涕自责,取《孝经》令习之,母子感悟。转赵州长史。开元十七年(729),迁房州刺史。始开贡举,除淫祠,通隘道,作传舍,行旅便之。二十年,转奉天令,未行而卒。
楼阁、塔、城楼等古代多层高建筑四周出跳的木构平台。用立柱、斗栱或只用斗拱架设。最早见于汉代明器。每层用斗栱承托腰檐,上置平台,将楼阁划分为数层。是中国古建筑中常采用的建筑造型。
官名合称。北宋前期指御史台左巡使、右巡使、监察使、廊下使、监香使。元丰改制,皆罢。
即“黄头回鹘”。
免除本次劳役征发。《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徭律》:“水雨,除兴。”意谓遇降雨不能动工,即免除本次劳役征发。
北宋景德元年(1004),以定羌军改名。治今山西保德县。属河东路。金大定十一年(1171)于军治置保德县。二十二年升为保德州。
书名。一作《此山集》。元周权撰。十卷。权,处州(治今浙江丽水)人,号衡之、此山。曾游京师,有诗名。是集为陈旅选定。通行有《元四家集》及《择是居丛书》本,均据至正刊本影印。
①见“东州”。②唐贞观十四年(640)灭高昌麴氏王朝,以其地置西昌州,旋改名西州。治高昌(今吐鲁番市东南高昌故城),宝应元年(762)改名前庭。辖境相当今新疆吐鲁番市及托克逊、鄯善等县地。地扼天山南北
古代求子之神。据《路史·余论二》引束晳语,其原型为“人之先”。因民族和时代的不同,祭祀的具体对象也不同:夏祀女娲,殷祀简狄,周祀姜嫄。祭高禖求子的祭祀称“禖”。《说文·示部》:“禖,祭也。”《玉篇》:
道家用语。人的心神随物而变化。《庄子·知北游》:“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提倡“外化”,反对“内化”,认为人的心神随逐外物,为外物所累,以至言语和行为也发生错误,而不能顺应外物的变化,故只有“内不化
使职名。唐前期军器监掌兵器制造,或废,则置军器使领其职。开元初,复置军器使,三年(715)更使为监。乾元元年(758)又废监为使。有大使一人,副使二员,判官二员,以宦官领之。后相沿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