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衰
邑名。亦称臼城。春秋晋大夫臼季邑。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西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晋重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即此。《续汉书·郡国志》:河东郡解县“有臼城”。
邑名。亦称臼城。春秋晋大夫臼季邑。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西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晋重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即此。《续汉书·郡国志》:河东郡解县“有臼城”。
即“在中国的圣战”。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一日(1903.6.25)在上海创刊,由《新世界学报》改名而成。类编性半月刊。陈黻宸主编。以振国脉、开民智、完人格为主旨。“译辑海内外名哲伟制及现行政策,按部成编”。全部选
赋税名。清将丁银摊入地亩,其输纳征解通谓之地丁,或称地丁钱粮、丁随地起等。
古地名。相传为舜之出生地,在妫汭,即今山西永济西。或说在今山东鄄城东南。
明代装运客货之车马行首领。负责安排脚子为商人装运货物,并从中索取报酬。因其能保证运送时间,防止脚子中途弃货,故为商人所乐用。
见“辋川”。
古代敲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形似铃而大,口向上,上大下小,体扁而口缘向下弯曲,底平,下有中空短柄,可装木把。使用时以手执柄,用槌敲击。一般以大、中、小三件为一组,亦有五件为一组者。盛行于商代。南方出土有
战国魏邑。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史记·秦本纪》:惠文君九年(前329)伐魏,“渡河,取汾阴、皮氏”;《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二年(前307):“秦公孙爰率师伐我,围皮氏,翟章率师救皮氏围”,均即此。秦置县。
本春秋宋邑,秦置县,因境内相山得名。治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为泗水郡治。西汉为沛郡治。北齐天保七年(556)废入符离县。
官名。隋代诸鹰扬府置,为府兵一队之长。唐代折冲府沿置,正九品下,统五十人。三卫中郎将府亦置,属诸卫者正七品上,属率府者从八品上。宋仅存空名未尝除授,元丰改制废。